第783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盛唐挽歌》
第(1/3)頁
涼州城的結構很奇特,像是一個由五個正方形小城拼積木而成巨城,這跟它的發展歷史有關。
每一個小城,都是曾經涼州割據政權的王都,每次改朝換代,都會挨著舊城建新城。河西走廊物料缺乏,建設一座大城很是不易,所以原來的城池也得以保留,原本的王宮則用來賞賜新一朝的公卿貴族。
如此數百年,才形成了今日之格局。
這天一大早,在外人看來已經居住在某個曾經的宮殿之中,應該昏天黑地,聲色犬馬好好放松了一番的達扎路恭,迎來了一位自大斗拔谷而來的“不速之客”。
那是吐蕃贊普派來的使者。
為了表彰達扎路恭抵抗唐軍,作戰勇猛的軍功,使者特意拿出贊普所屬的座帳虎皮馬墊,在這位吐蕃大論面前顯擺了一番,作為榮耀賞賜給他。
畢竟,這是吐蕃封賞軍功的最高殊榮!與此同時賞賜的,還有邏些城周邊大量土地的地契文書。
在滿臉堆笑的送走贊普使者之后,達扎路恭的心就沉到谷底,面色陰沉如墨。看著眼前這個坐上去只會感覺如針扎一般的虎皮馬墊,他不由得遍體生寒。
贊普的親信,吐蕃國師益喜旺波,是他下令讓自己的親兵殺掉的。
這就已經是罪大惡極了。
達扎路恭不指望贊普對這件事一無所知。
實際上很多時候,吐蕃的贊普和中原的天子,是一個心思,跟草原上的那些馬大哈草頭王們完全不一樣,二者都是心思深沉詭譎之輩。
他們從來不需要證據去證明某件事,只需要認為是這件事是什么樣的就可以了。
贊普當然很輕松就能知道,益喜旺波究竟是怎么死的。無論是不是達扎路恭殺的,只要是死在河西,算到這位吐蕃大論頭上準沒錯,
而擊退汴州軍,保住了涼州的大功,對于吐蕃贊普來說,也并非好事。這意味著達扎路恭的軍權變強了,威望更高了。本土的苯教,也會跟著一起強勢。
吐蕃贊普就算是退化到晉惠帝那種水平,也不會對此感覺欣喜。
這個節骨眼,贊普下令賞賜達扎路恭,還派遣使者來河西慰問,只能說城里套路深,滿肚子壞水絕對沒好事。達扎路恭連忙叫來納囊·赤托杰,沒想到對方來宮殿內議事的時候,居然渾身是血。
“出了什么事?”
達扎路恭沉聲問道,心中有種不好的預感。
“征糧不順利,涼州本地大戶不愿意配合,動了點粗,滅了一戶。”
納囊·赤托杰心不在焉的說道,沒當回事。
他手上還纏著麻布止血,顯然是受了點輕傷。涼州民風彪悍,野得很,幾乎是處于全民皆兵的狀態。
吐蕃軍征糧,指望本地大戶不反抗,還是想太美了。
達扎路恭微微點頭,他是讀過漢人史書的,雖然沒有多少就是了。曾經有史書記載,說那些漢人大戶,許多都是“兩百家合為一戶”,這里的兩百是形容很多,并非實數,但絕不止兩百。
所以今日納囊·赤托杰帶人去征糧,保守估計也殺了數百人。
之前吐蕃人來涼州,對本地大戶還是比較克制的,還是希望在本地常駐,沒想撈一波就潤。然而這還沒過多久,他們就撕下了虛偽的面紗,直接打砸搶一條龍了。
沒辦法,缺糧了嘛,不搶難道讓大軍去吃沙子?
達扎路恭沒有指責納囊·赤托杰,只是認為他下手太重了一點。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這樣手狠,反倒是起不到震懾的作用。
“以后不好征糧的話,你不要強來,讓我出面處理就行了。”
達扎路恭隨口提醒了一句,也沒將這件事放在心上,只是將贊普使者帶來的座帳虎皮馬墊,遞給納囊·赤托杰觀看。
“這怎么可能?”
納囊·赤托杰低聲驚呼道,面色駭然。
“是啊,這怎么可能呢。贊普的使者出現時,我也是不相信。”
達扎路恭苦笑道。
倒不是說贊普不可能給這樣的封賞和榮耀,而是……他們駐守河西,擊退汴州軍,距離現在也不到一個月。
河西走廊到邏些城的道路崎嶇難行,他們又沒有派人前往邏些城稟告戰況,吐蕃贊普是怎么知道這件事的呢?
用方重勇的話說,就是在青藏公路上開汽車,都要開一周才能到拉薩(邏些城)。古代靠騾馬,靠步行,一個月能走完單程就算是飛毛腿了。贊普是如何在這樣的交通條件下,做到“耳聰目明”的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