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2 虎死威猶在(2)-《盛唐挽歌》
第(3/3)頁
小作坊大規模倒閉,失去工作的雇工返回老家,卻發現當初“托管”給村子里某位地主的土地,已經被地主租給了其他人,產權關系紊亂。
一邊是失去工作的雇工,一邊是寄人籬下的佃戶,兩邊誰也不讓誰。
過往前所未有的問題,一個接一個的爆發。
其實,任何產業都是有產業周期的。春秋時就有先賢看出來了,只是沒有系統性的解釋。
大明自建立以來,便是在一個大的產業周期內。土地上被束縛的剩余人口,轉向以汴梁城為主的城市做工,土地矛盾得到了極大緩和,官府吏治也比較清明。
很多事情就是這樣,好起來的時候什么都好,地方上土地矛盾少,胥吏的盤剝也就更輕微,因為他們很容易從寬松的環境里面撈到錢,沒必要把事情做那么絕。
可是現在手工業在獲得極大發展后,導致了產品相對過剩。
包括官府在內,大家都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了!以前方清還在,他可以指一下方向,又有劉晏、楊炎、元載等干吏。
現在的宰相和六部高官,都是科舉選上來的,知識一點不欠缺,卻沒有處理復雜事務的能力,更沒有經歷過戰爭。
各種矛盾堆集在一起,終于在方清去世的第二年,也就是“太平興國二年”爆發!
就在這一年方清去世的忌日當天,窮苦人家繼承自大唐的血性,噴涌了出來!
汴州所有工廠、工坊、店鋪與商社,集體罷工罷市。這些人聚集在汴梁城主干道兩旁齊聲呼喊“官家救命”,任憑禁軍驅趕,都不愿離去。
當夜,雖然朝廷實施了宵禁,但在有心人的引導下,許多日子已經過不下去的雇工們,一個個都點著火把聚集,高喊著“吊死何千萬”的口號,來到了汴州首富何千萬的豪宅門前。
這位名叫何千萬的鉅商,就是赫赫有名的“仁商”何百萬之子。
當年何百萬彌留之際,曾經告誡過他:錢乃不祥之物,留在身邊,捏著不放是取死之道,一定要跟他人分享。
何千萬只記住了一部分,所以他把自己賺來的許多錢,都跟朝廷官員們分享了,換取他們關照自己越做越大的生意。
這位鉅商卻從來沒想過,要把錢跟那些在他工廠里做工的苦哈哈們分享。
反之他一直覺得,是自己給了那些人活路,那些人該對他說謝謝才對。
然而今夜,那些他口中的苦哈哈們,便來豪宅門前討債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