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游泮采芹(二更)-《大明文魁》
第(3/3)頁
這邊翁正春,林延潮,葉向高,龔子楠,陳應龍,還有一人叫周平治,也是濂江書院的弟子。
幾個讀書人聚在一起,又都是生員,先是序齒,以明長幼之禮,再平輩相交。
這序齒不是亂來的,生員是不與沒有功名在身童生,儒童序齒的。
就算進了官場,如非必要,進士舉人出身官員,也不會與監生,吏員出身的官吏序齒。甚至有的進士出身官員,不與舉人序齒。
其中翁正春年紀居長,陳應龍居次,下來依次是葉向高,周平治,林延潮,年紀最幼為龔子楠。
除了翁正春稍長,眾人都是十幾歲,頭上簪花,藍衫在身,年少得志,談笑之間自是意氣飛揚,睥睨豪杰。
不時一陣陣歡笑聲傳來,引得眾生員頻頻側目。
眾生員談笑了一陣,陶提學走入明倫堂,眾生員都是停止談笑,向陶提學行禮。
陶提學笑著道:“當年本官入泮,更是年少輕狂,所以人生得意須盡歡,諸位無須顧忌。”
眾生員不由一笑。
但片刻陶提學又肅然道:“不過爾等,若是以為進學中了秀才后,就可怠慢學業,以至求田問舍,那就錯了。祖制科舉必由學校,故而朝廷養士厚待爾等。你們入學之后,更當發奮讀書,不可如長沮桀溺那般作辟世之士。”
長沮桀溺是兩個隱士,見孔子過路出言譏諷,認為天下滔滔,誰能改變,與此如此不如學他們作辟世之士。
孔子感嘆道,鳥與獸不可與之同群,就道不同不相為謀的意思。
陶提學就告誡生員,當前不少人因可免役免糧,社會地位而考取生員,進學后就馬放南山,不再求學業進步,不思為國家盡力。這種安心過自己小日子的思想是要不得的。
“今年的歲考,若本官見汝等學問退步,廩生,增生一律降等,附生革除功名!”
眾生員聽陶提學的話,都是心底一凜,當下道:“我等謹記大宗師教誨。”(未完待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