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人不求人一般高-《大明文魁》
第(2/3)頁
殿試上雖說是天子說的算,但真正的決定權還在張居正手里。拿不準張居正的態度,林延潮故而才會憂慮,畢竟自己對這樣大佬心底揣摩不透,他如何反應,自己料不到。
但不加入張居正一黨是他的底線,就算自己不是穿越者,他也不會選擇張居正來當自己的BOSS的。
林延潮明白自己,做事時,會玩弄一些權謀,為了達到目的,會使用一些手段。
而張居正也是如此,排除異己,喜歡玩弄權術和手段,這是官員公認的。
區別在林延潮這點權術手段,在張居正這等久歷宦海幾十年的官僚看來,都是當初他玩剩下的。
林延潮就算要經過二十年,官場上的歷練,以及打怪升級,也不一定能達到張居正的水平。
既是達不到張居正的水平,那自己在張居正那班門弄斧,在關公面前耍大刀有意思嗎?
另外他與張居正都是追求事功的人。
張居正個人能力很強,個性也很強,容不得別人對他有一絲反對和質疑(禁毀書院的例子,御史科道連屁都不敢放)。
林延潮若給張居正當小弟,少不了要忍氣吞聲。林延潮是低調,但要這么俯首貼耳,他是辦不到的。
對張居正而言,官員聽話好用,能執行他的命令比個人能力更重要。
至于申時行就不一樣了,老申是那等善于處理人際關系的官員,待到國家有事時,要用人時候,林延潮這樣肯勇于任事,志在事功的官員,就是他所需要的。
任事時申時行大概會給你一個方向性建議,但不會在條條框框上約束你,林延潮就可以在此一掌拳腳。
所以林延潮可以與申時行搭,不可以與張居正搭。
對于林延潮而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他事功的方向。至于官位越高,權利越大,那么事功的成就也就越大。
若是追求官位的升遷,迷失于權力之中,最后為了權勢,而忘記年少時立下的志向,那就是忘了初心。
失去了初心,那么就算最后官居一品,人生也是失敗。
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故而明朝那么多大儒,別人只記住了王陽明。
至于治國,平天下,大明唯有一相,那就是張居正,其余幾百個首輔,閣老,誰記住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