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君前奏對-《大明文魁》
第(1/3)頁
宣殿試前十入殿覲見?
文武百官聽了都是表示一頭霧水啊!
因為金殿傳臚里沒有這個流程啊,一般召見之后,就進士謝恩,然后禮部張貼金榜于長安門外了。
但是殿試之后,天子召見進士入殿,這也就是要君前奏對了。很多官員當(dāng)了幾十年京官,可能也沒幾次面圣,更不用說君前奏對了,這可是天大的殊榮啊。
站在金鑾殿下,無緣入殿的四品以下朝官,都是一臉羨慕看著入殿十名新進士。
眾朝官都是仰望著在丹陛御道上緩緩而行的林延潮。
在龐大金鑾殿前,這位少年一手提起袍角,襯得有些渺小,但他卻步伐堅定,一步一步走向金殿,陽光側(cè)照,拉作一道長長的人影。
一百三十六年后,大明又一位三元及第的狀元。這是科舉盛世,當(dāng)今文魁,而天子召見獲此榮譽的狀元入殿奏對,這是彰顯文德,也是向讀書人示天子科舉取士的求賢之心。
其余伏于闕下的進士們也是滿是羨慕,金殿傳臚之后接著金殿策問,這可是開科舉來第一例。恐怕若非庚辰科有個林延潮,這些殿試前十的士子,也不會有此殊榮。
當(dāng)林延潮跨過金鑾殿的門檻時,但殿上左右相對的四品以上文武官員們,不約而同地朝殿外看去。
金殿傳臚每三年一次,但金殿傳臚后入殿覲見還是頭一遭,他們都想看這位三元及第的狀元,究竟有何過人之處?
但見這位狀元果真年輕,年紀只是與天子年紀相仿,從殿下至殿上一步一步走來,既不倉促,也不遲慢。在滿朝大員的目光中,天子威然的儀駕下,從容而行,行止沉穩(wěn)老成,這等鎮(zhèn)定,絲毫不似一位少年。
幾個官員暗自點頭,狀元文章寫的如何不知,但這等表現(xiàn)已是相當(dāng)?shù)碾y得。
玉殿傳金榜,君恩賜狀頭。英雄三百輩,隨我步瀛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