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躺著也中槍-《大明文魁》
第(1/3)頁
林延潮領完官服牙牌后,回會館休息了一日,次日與兩人前往衙門去報道了。
翰林院與吏部同在東長安街上,走兩個街口就是,緊挨著玉河和皇城,隔壁是四夷館。
林延潮穿上常服,也就是那件四爪龍蟒金繡的青色官袍,鷺鷥補子,頭戴烏紗帽,以后在衙門坐堂視事都要穿著這一身了,至于牙牌非上朝時用不著,但也要一直佩在身上,若是丟失,損壞會被重責,林延潮就用藍綢的袋囊裹覆,系在左腰的革帶上。
穿上這一身官袍,林延潮再也不是那個整日窮經,埋首文章的窮書生了。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咱是一名正式的大明公務員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今自己總算是踏入了治國這一步了。
官員到任之日,自有一番繁文縟節。
三人到院前已派人知會一聲,到院時修撰官黃鳳翔與孫繼皋二人迎接,并作為前導官。
見面時黃鳳翔先友好地林延潮點了點頭。
三人入了院門,先入右廊圍門至圣人祠行香,向至圣先師行四拜禮,再去昌黎祠行香,行兩拜禮。這昌黎祠供奉不是別人,正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昌黎乃是韓愈的字。
吏部,禮部,翰林院內都供有昌黎祠。韓愈雖一生未入過翰林院,但他的文章卻被有明一代的翰林,尊為典范。
拜完兩祠。出右廊,再從登瀛門而入。
登瀛門后是內堂。內堂坐北朝南有五楹之廣,堂西為講讀廳,堂東為檢討廳。
講讀廳乃是正六品侍讀、侍講坐堂的公廨,翰林侍讀、侍講被稱為講官,有入直大內,為天子經筵進講之職。
至于檢討廳。又名修檢廳。乃是從六品修撰,正七品編修,從七品檢討坐堂的公廨,修撰編修檢討又稱為史官。
黃鳳翔引林延潮三人來至檢討廳,下面檢討廳內屬吏上堂拜見。
屬吏也分三六九等,先來參見的是當該吏,也就是值班官吏,吏員里身份最高。今日是三位翰林老爺新官上任的日子,廳內屬吏當值不當值的都要來參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