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揀官(兩更合一更)-《大明文魁》
第(1/3)頁
辦成了事情后,林延潮與許國閑聊了一陣。林延潮要告辭時,卻被許國強行留飯。
林延潮求人辦事,許國既是邀請,他也就答允。許國也是慷慨定了上好的酒樓,宴請林延潮,吃了一頓價值不菲的酒席。
方才在國子監時二人談的是公事,在宴席上變成了私下交談,二人在宴席上談笑風生。
林延潮在檢討廳時也聽過許國的風評,說這位許祭酒在翰林院時,最喜歡與人辯難,屬于那種爭辯,不管有理無理都要講到最后一句才算贏得人。所以眾人都覺得許國沒什么氣度,氣量狹小,在翰林院里人緣并不好。
不過林延潮私下接觸,倒覺得許國卻不難相處。林延潮自己性子較寬和,非原則性問題不與人有口角,而且對方也是自己前輩,更不輕易與他爭執。
于是二人一來二去倒是聊得不錯,許國對于詩詞文章可稱得上大家,二人算是交了個朋友。
次日許國命人將三斤松蘿茶送至林延潮府上。林延潮則是將自己這兩個月在撰寫,模仿鹽鐵論的文章交給許國過目,讓他替自己斧正。
然后林延潮就在內閣等許國給林誠義辦事的消息。果真沒有三日,吏部就發了行文替林誠義拔歷,大興縣考核合格。林誠義的名字登入吏部的上選薄,然后待選。
監生下放歷事沒有數年功夫是不能拔歷的,林延潮替林誠義跑了這一趟,并花了三百兩銀子,等于替他省卻了數年之功。
林延潮知道后暗自高興,自己不能在這時候去探訪林誠義,免得露出馬腳,于是就讓與林誠義私交甚好的劉鎮那打聽。
劉鎮就是林延潮還沒中進士前,在福州會館里遇到那位三試不第的同鄉舉人。
他與林延潮一并會試,但再度名落孫山,思來想去不甘心還要再考一次,于是蝸居在福州會館里準備第五次會試。林延潮念在同鄉的份上借了他二十兩銀子,令劉鎮生活有個著落。
故而林延潮讓劉鎮幫自己打聽林誠義的消息二話不說就答允了。
然后劉鎮回來說,林誠義知自己拔歷十分欣喜,只是嘆吏部聽選不易,不知還要侯個幾年。
林延潮聽劉鎮說了,心底有數。監生聽選,舉人侯缺都是差不多,上了名薄后,如果不‘插隊’,都要等上七八年,多的十幾年也有。
林延潮想到林誠義都是四十好幾了,若等個十幾年,那真官也不要做了。所以林延潮準備再幫恩師一把,直接讓他補缺赴任。
這日林延潮在家準備吃個中飯,待午后吏部衙門空閑時再去吏部。他選午后去吏部,是不想那么人多眼雜,可是還未吃飯,自家府上就來了客人。
林延潮看了帖子侯,心想來人還不能不見,于是放下筷子。
林延潮將這人送走后,就回到屋里與林淺淺一并用午飯。林淺淺等林延潮吃飯,她也是沒吃。因錯過了飯點,林淺淺又將飯菜熱了熱,陪同林延潮一并吃飯。
一邊吃,林淺淺一邊問:“方才上門的什么人啊?”
林延潮道:“是領兵部尚書,兩廣總督兼廣東巡撫陳文峰的下人送了一封銀子來,說是別敬。”
林淺淺給林延潮碗里添了個鴨腿,然后道:“我知道,原來刑部的陳侍郎,他是潮哥你的同鄉,會試時還是他給你作保的,沒料調任兩廣了?這是升官了,還是貶官了?”
林延潮夾起鴨腿撕了一大口道:“由侍郎升至尚書,當然是升遷了,一地總督,外官之中頂峰,再無可升任了。”
林淺淺聽了笑著道:“原來如此,那陳尚書升了官給你送了多少別敬?”
“六十兩!”
“這是多,還是少?”
林延潮道:“督撫離京時,送別敬打點閣部大員,按官場上歷來的規矩,送內閣大臣兩百兩,兩房中書舍人每人十五兩,尚書,總憲每人五十兩,大九卿三十兩。他送我六十兩,自是多了。”
林淺淺聽了有這么多錢入賬,頓時很開心道:“那必是看在他是潮哥你同鄉的份上。”
林延潮笑了笑,若只看在同鄉份上送三十兩就差不多了,還有三十兩是要結好自己,為將來關系作鋪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