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應變-《大明文魁》
第(3/3)頁
這叫天意與人事的交感。故而經常出現大旱饑荒等天災,皇帝要寫罪己詔詔告天下,向臣民,上天自省和檢討自己過失。而眼下這陣大風,早不吹晚不吹,偏偏這時吹來,在這敏感的時候,小皇帝不由想到是不是自己做錯事情,故而引起上天降罪。
至于百官們也是從小受這一套理念影響。不少人也認為這確實是上天降罪給天子。
一名官員甚至道:“陛下,不如今日罷禮,不如擇日再來吧!”
這一句話甚至引起了數名官員附和。
小皇帝也是沒了主意道:“朕亦感驚惶,看來今日確實無法再祭了。”
正在這時,一人忽道:“陛下,圣人迅雷風烈而色必變,陛下貴為天子,又安能不驚!”
小皇帝聽了這一句話,神色稍緩問道:“此言何人所奏?”
但見一名官員走到小皇帝面前,小皇帝看去正是翰林修撰,經筵講官林延潮。
但見林延潮道:“陛下,是微臣所言,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陛下不可輕之。”
見了林延潮,小皇帝點了點頭,方才建議罷禮的官員道:“朕也知祭祀乃是國家大事,但疾風驟起,怕難以成禮。”
林延潮正色道:“此言謬矣,陛下自登基以來,勤于政事,天下興盛,上天怎會輕易降罪。風雷迅疾,古而有之,昔日武王伐紂,渡于孟津,其時陽侯之波,逆流而擊,疾風大浪晦冥,人馬不相見。時武王左操黃鉞,右秉白旄,瞋目而撝之道。余任天下,誰敢害吾意者!于是風濟而波罷。”
這一番武王伐紂,渡孟津之事,眾人耳熟能詳,但林延潮說來,百官都是點頭。連小皇帝也是稱許。
但見林延潮于百官之中侃侃而談:“疾風驟來,固是天意,但吾皇謹于事天,雍容成禮,對越上天,即風霾何損。”(未完待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