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五十八章 高考移民-《大明文魁》
第(3/3)頁
故而順天府是士子們冒籍考試最多的地方,而且大部分都是京官子弟。官場上都是官官相護的,則法不責眾的,對于京官子弟冒籍考試,朝廷只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林延潮等于給林延壽指了另一條路,這讓他倒是犯了難。林延潮故意道:“不過在順天府你也不一定能中舉人,也無法參加會試,不似入國子監,一口氣就能赴會試了。”
林延壽問道:“延潮,你之前不是說捐監出身被人看不起嗎?“
林延潮點點頭道:“不錯,兩條路擺在你眼前,你自己選,是捐監呢?還是改作商籍?“
林延壽心底很是掙扎了一陣,突然問道:“我聽說順天府考舉人比老家容易?“
林延潮微微一笑,林延壽還是蠻聰明的,看出了其中關鍵。歷來科舉冒籍的士子,一般出自三個省份,浙江,福建,南直隸。
為何是這個三個省士子最喜歡冒籍,難道三個省的讀書人都品行不行?并非如此,因為這三個省是科舉上公認的死亡之組。
換句話說這三個地方,學霸多如狗,神童滿地走。你要想出頭,一定要是驚才絕艷之輩。如大名鼎鼎的徐文長,八次鄉試不第,一生都中不了舉人。徐文長這樣的例子可謂比比皆是。
所以這三省的讀書人削尖了腦袋,讀書都沒辦法出頭,于是就打了其他的主意,那就是冒籍。家里有人在京當官的,三地讀書人就想辦法去順天府考試,沒有這層關系的,就去其他邊遠地區冒籍成當地士子參加考試。
有些邊遠地方,教化不興,甚至能識文斷字的就能考得上秀才。
僅以明朝而言,浙江紹興籍的進士里,有三分之一都是冒籍,通過在其他地方取得功名的辦法,再到會試中金榜題名。沒錯,冒籍的手段,放在今天說來,就是\'高考移民\'。
至于林延壽問在順天府考試容易?還是福州就算府考試容易?
林延潮道:“都非易也,你若是不求上進,在何地都考不中,若是能發奮進取,在何地,功名對你而言也是探囊取物。“
林延潮這么說是想讓林延壽不要以為換到了順天府,就容易考上,考試還是要憑實力的。不要以為改個籍貫,你就能中式了。
林延壽聽了林延潮的話一拍大腿:“既是如此,我主意已定,就在順天府考秀才!“
林延潮點點頭,林延壽還是有心氣的:“兄長,不必著急答復我,你還是再考慮考慮。“
林延壽負手道:“不用考慮了,在順天府考試,我已鶴立雞群,功名探手可得!”
看來我的苦心白費了啊!林延潮心底感嘆。(未完待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