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六十九章 潘季馴-《大明文魁》
第(2/3)頁
在江西巡撫任上改革郵傳,疏通錢法,被百姓贊為驛傳傳天下,錢法法天下。
南京兵部尚書任上,他創立改革弓兵工食之制,損益兵政的舉措,被后世贊為可完備大明會典之不足。
北京刑部尚書任上,明細法令,使得官員不敢上下其手。
潘季馴所到任之處,都是有顯著政績,連紀曉嵐都贊他,季馴雖以治河顯,而所治皆有治績。若說為官者有卓績,那么潘季馴就是所有技術型官員的楷模。
所以對于志在事功的林延潮而言,潘季馴可以說是他做官治國的方向。
林延潮來至后堂邊的廳房,發現早有數人侯在那。
原來是董嗣成,徐泰時二人,還有一名年輕男子。
董嗣成,徐泰時見林延潮來了,一并起身笑著道:“年兄,你可是來遲了一步。”
林延潮與二人拱手,他知在所有門生弟子,董嗣成,徐泰時屬于關系戶。
董嗣成是董份孫子不必說了,這徐泰時是董份女婿不說,還出自蘇州望族直塘徐氏。申時行原來叫徐時行的時候,與直塘徐氏連過宗。
不過還有一名男子是誰?
但見這少年自報家門道:“在下姓朱名國祚,字兆隆,見過狀元公?!?
林延潮訝然心道,原來這小伙子就是朱國祚,這也太巧了吧。
徐泰時笑著道:“宗海,你可別小看這朱兄,他眼下雖不過是秀才,但昔日他過府拜見恩師時,恩師主動與他讓座,言其是公輔之才,并留他在府里與兩位世兄讀書呢?!?
林延潮笑著道:“兆隆自幼得恩師教誨,將來才識必十倍于我等之上。”
朱國祚聽了笑了笑道:“狀元公言重了。”
三人都看得出來,朱國祚嘴上雖是客氣,但態度里沒什么客氣的地方,看來是一位持才自傲的少年。
林延潮記得這朱國祚,可是申時行任首輔時那一年取中的狀元。聯想下董嗣成,徐泰時,也只能說申時行也實在太‘舉賢不避親’了吧。
不過也好,林延潮還就喜歡申時行‘舉賢不避親’這點。
林延潮與董嗣成,徐泰時聊了兩句。林延潮突聽得遠處傳來幾聲曲笛橫吹,鼓點輕響之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