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九十四章 對錯(第一更)-《大明文魁》
第(2/3)頁
林延潮心道,原來如此啊,有陸樹聲的保薦,老師出山完全不是問題,只是自己老師因對仕途失望,已是完全不愿再起復了。
之后林延潮辭別陸翁,陳知縣本要用座船送林延潮南下,這座船乃是官船,用黃布寫官員銜名于旗上,一路南下,水上各船都會回避。不過林延潮心想自己南下,被貶官的幾率很大,就不這么招搖了,就讓袁宏道幫自己雇了一艘直接從錢塘江出海南下至福州。
林延潮之所以選擇乘坐海船,是因之前船破在陸上耽擱好幾日,若是再不抓緊時間趕回家中,那么很容易逾期未歸。
眼下林延潮正不得張居正歡心,必須小心做人,若是真的延誤了回家的歸期,被御史抓到小辮子,參他一本自己仕途也就玩完了。
故而乘坐海船從錢塘江出海返回家中會快一些,如此不會誤歸期。
從錢塘江出海后,海船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中航行,林延潮站在船邊,見碧海萬里,船隨浪起浪伏,不由心潮起伏。
他不由想起不由王陽明的故事。
當年王陽明得罪了劉瑾,被貶官去貴州龍場。王陽明走到杭州時,劉瑾還是不放過王陽明,于是派錦衣衛(wèi)追殺王陽明。
于是王陽明無奈,想出了一個裝死脫身的辦法,他跑到錢塘江邊上,將一只鞋丟進江里,一只鞋丟在岸上,佯裝出投江自殺的假象,騙過了錦衣衛(wèi)。
然后王陽明卻從錢塘江上坐海船出海,從海上跑路,結果跑路時,在海上突遭大風暴,船只欲沉。
此時此刻王陽明寫下了一首詩。
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云過太空?夜靜海濤三萬里,月明飛錫下天風。
這飛錫是講智者大師之事。智者大師到了天臺山時,要從此山至彼山,但兩山之間卻是深深的懸崖。
于是智者大師將錫杖往懸崖上一丟,就乘錫杖飛過到了彼山之上。
當時王陽明前途茫茫,生死未卜之際,他坐在隨巨浪起伏的船上,想得卻是月明飛錫!
這首詩乃林延潮最喜歡王明陽的一首詩,當年顏鈞曾將此詩贈給林延潮。
此詩林延潮至今攜在身邊,沒有離身。
與王陽明當時相較,林延潮心想,自己此刻困境又算得什么?大不了回家以后,閑散個幾年,到時在出仕為官也是一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