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一十四章 販售私學-《大明文魁》
第(1/3)頁
聽林延潮說完,一旁張鯨故作吃驚地向小皇帝道:“陛下,內臣竟不知海瑞還有這等之才,內臣一貫只知其廉。”
小皇帝卻是表現出,汝真是孤落寡聞的樣子:“大驚小怪,若非海瑞由此才具,當初先帝又怎么會重用他呢,既能打壓豪強,又能治水,這海瑞真是既清又能,棟梁之臣矣。”
談到海瑞的功績,林延潮還不能告訴皇帝,在兩百年后,黃浦江對中國意味著什么!
海瑞所作之事,遺澤一直至今。如果小皇帝如林延潮一般是穿越者,那么當知海瑞之功十倍于今天他為大明所作之事。
小皇帝感嘆道:“這事功之學,果真是經世致用之學。理學崇義貶禮,故而談官員之操守,勝于官員之事功,此誤人矣。”
“當年先帝舉海瑞之廉,用意就是在舉直錯諸枉,以海瑞之廉為直,一肅官場之風。不過朕聽卿的事功之學,以后朝廷取官是否以政績為主,貶黜怠慢政務,不作為為的官員,使枉者直呢。”
這皇帝居然都懂得舉一反三了。
這些話正是林延潮潛臺詞。把政績放在第一位來考量官員,而非把官員操守人品放在第一位,這正是事功學與理學不同。
再這樣下去小皇帝都要拜入林延潮門下了。
見小皇帝這么問,林延潮斟酌了一下回答道:“陛下,臣以為不可一概論之。”
小皇帝問道:“為何不可?”
林延潮道:“老子曾云,不尚賢,使民不爭。陛下以海瑞為廉,不知多少官員偽其廉迎合上意,又或者說不如海瑞清廉的官員,皆不可取嗎。崇一人而貶天下人,此并非尚賢而是傷賢。”
小皇帝聽了不由一愕道:“非林卿家之言,朕差一點失察,那這么說,舉海瑞之廉,豈不是說是朕之失。”
林延潮道:“陛下,也并非如此,若是政通人和,那么國家自不需尚賢。正因國家有弊病,故才需舉直錯諸枉。”
“以政績而論官員上下確非良法,但以操守論,談官員是非對錯,天下豈有完人,反而為欺世盜名之徒所乘。以政績論官員之事功,至少可以多寡定上下,朝廷易鑒,百姓亦易鑒。”
小皇帝聞言欣然道:“林卿家之言,真是令朕醍醐灌頂啊,今日朕有所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