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九十三章 決定(二合一)-《大明文魁》
第(3/3)頁
丘明山心想,這怎么可以,林延潮不出城,萬一死在此處,那么他這人情不是白做了。
“東翁,識時務為俊杰,你有什么萬一,將來何來東山再起之時。再說府臺與你素來不和,你就算盡心盡力替他守城,也不能得他感激。”
林延潮笑了笑道:“方才離城時,我也想一走了之,但不知為何想起了一事。有人曾問海剛峰為何作官?”
“他答道,出于惻隱和義憤,見百姓饑寒疾苦而心懷惻隱,見百姓被欺壓而義憤難平。他做官以來,沒想過自己一日的前程,心底只有老百姓和社稷。”
丘明山聞言道:“東翁,海瑞如此沽名釣譽之人,說話怎么能信?天下怎么會有因公忘私之人。”
林延潮聞言笑了笑,這時但見車簾一掀,但見孫承宗,以及林延潮數位門生都跳下馬車道:“先生,我等愿意與你一并留下。”
“孫先生留下,其余人上馬車,”林延潮然后對丘明山道:“丘先生,天下既有因私忘公之人,也有因公忘私之人。”
“丘先生,他們都是多年的親隨,請你要將他們連同我家小一并送至寧陵縣,然后去開封向撫臺大人求援,請他發兵來援。”
丘明山見林延潮其意已決,只能跺足道:“既東翁已有決意,那么我只能勸你保重。”
林延潮道:“你們務必替我瞞著夫人,否則她不會一人出城。濟川,馬車上由你和丘先生一起主事,展明你來護衛我的家小。”
陳濟川,展明見林延潮令他們一并出城,都是為難。
林延潮道:“護衛我的家小,比在我身旁用處更大,你們不要推托,立即出城吧。”
當下眾人也不矯情,一并上了馬車出城。
林延潮站在原地,目送著載林淺淺母子的馬車出城,這一刻不由覺得心底最柔軟的部分被觸動。
在城門關閉的一刻,林延潮心底又堅硬起來,對孫承宗道:“你隨我一起去侯家,楊家搬救兵。”
而此刻城外賊寇已是大軍壓境。
知府蘇嚴上了東城城頭,但見城下黑壓壓一片,都是賊寇。
不少官員見這一幕,都是頭一暈。
蘇嚴卻定睛一看,賊寇人數雖多,但都是拿著木棒等的草頭百姓,真正有危險的卻是五六百名騎馬的響馬。
蘇嚴強自鎮定道:“慌什么,劉把總你手下有多少人?”
城頭把總道:“莫約五六十人。”
蘇嚴怒道:“一名把總麾下戰兵不是需有四百多人嗎?爾怎么只有五六十人。”
把總苦著臉,心道又不是他們,大明官軍歷來都缺額嚴重,余參將在時也是睜一眼閉一眼。
蘇嚴也知明軍陋規,但按劉把總如此,四門官兵只有兩百多人,要靠兩百人在兩萬多亂民下守住商丘城七里多的城墻,怎么可能。
蘇嚴當下強自鎮定地道:“吩咐商丘知縣,立即從城中挑選一千民壯,補充各門,我商丘城城墻高厚,賊寇都是烏合之眾,不敢攻城的。”
“府臺,僅僅是民壯恐怕不行啊,還是要去府里讓那些大戶出人啊!他們家里都有不少家丁。”讓師爺在一旁道。
蘇嚴怒道:“你說得我還不知嗎?但是這些大戶家里都有人在朝為官,怎么會輕易賣本府的面子。”
“是。是。”眾官員都一并稱是。
大家都是知道這一次雖說是響馬過河,但是這么多本地的百姓附從,也是平日受不了壓迫,揭竿而起的緣故。
為何百姓附從,根本就在于賑災糧被貪墨,以及不允他們入城過冬的緣故。否則遇到賊寇,他們躲還來不及呢,怎么會附賊。
這都是蘇嚴的過失,若他在這時絕不能得罪了府里大戶。否則他們家在朝為官的人,隨便一本參上,蘇嚴的仕途就完了。
這時蘇嚴冷笑道:“這幫刁民,竟敢附賊,幸虧本府有先見之明,不允他們入城,否則給他們里應外合之下,這府城恐怕早就被破了。”
蘇嚴說完,眾官員心底都是冷笑,居然把自己的過失,說成功勞,當官無恥到這個地步。
大家心底雖這么想,但是面上一并齊道:“府臺大人英明。”
正說話間,這時城下有人罵道:“蘇嚴你這狗官,貪污我們賑災糧不說,還不允我們入城,我的家人都被凍死了,眼下要殺你償命!”
“償命!”
“償命!”
城下百姓一并吼道。
這呼聲猶如一記耳光,火辣辣地抽在蘇嚴的臉上。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