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二十七章 視察-《大明文魁》
第(3/3)頁
但林延潮卻不同,整天往地方上跑,別得地方不說,就是這夏邑縣半個月就跑了兩趟。金縣丞心底也反對,林延潮修建百里縷堤,認為完全是好大喜功,作個政績,將來遲早會成為一個爛攤子。
但成與不成兩說,金縣丞僅憑林延潮是事必躬親的態度,就覺得實在是太難得了。這樣勤于政事的官員,現在的大明朝已實在是太少了。
視察了農桑之后,林延潮不服風塵仆仆,即去堤上視察堤工。
夏邑縣一共要建二十里縷堤,還有決口要堵。
在決口前,林延潮與五六名老河工拿著圖紙對著決口商量。
決口有一里多寬,雖說現在并非汛期,決口處已是淤高,沒有河水灌流,但若大堤不補,將來汛期一至,方才林延潮看見已經開墾的良田,都要被淹沒。
幾名老河工對林延潮道:“啟稟司馬,這段堤不是我們不補,只是這里是河水疾彎處,若是大水一起,河勢難以掌握,若水勢正沖堤壩,十有七八潰決大堤,就算我們在決口建再厚再高的堤也是無用。”
林延潮向一旁黃越問道:“你說怎么辦?”
黃越道:“這并不難,在這等險要或單薄的堤段,我們在堤背在建一月堤以備大水沖決之用,若是司馬再不放心,我們可將月堤建成石堤,此萬無一失了。”
林延潮記得黃越所言縷堤,遙堤,格堤,月堤。這月堤修在堤背,相當于雙重堤防,萬一遙堤被河水沖決,那么月堤仍可起防護之用。
林延潮與幾位老河工商議后,當下拍板,修建遙堤,月堤以堵缺口。
就在說話時,一人匆忙趕來道:“司馬,大事不好,商丘的河工料場被大火燒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