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四十八章 新任知府-《大明文魁》
第(3/3)頁
李子華書信里說得很客氣,多是祝賀之詞,信末道出林延潮無故抓拿河道衙門官吏之事,要他給李子華一個說法。
信里還隱隱透出,你好好辦,不然敬酒不吃吃罰酒的意思。
付廣知接信后,表示到任后一定嚴查此事,然后河道衙門的人滿意離去。
于是付廣知下令加快行進速度,趕至歸德府。
新任知府到任,自有一套迎接的規矩,這里不行細表。
對于林延潮而言,就最不開心了,因為他必須交出還沒捂熱的歸德府府印。
眾官員拜見后,就是交割之事,付廣知當下盤庫查賬,在盤庫查賬時,林延潮看到一位老熟人,是前任知府的心腹湯師爺。
人都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
朝廷流官調來調去,經常在一任上也呆不了一兩年,就遷調了。倒是吏員這等一直在府里不動,看著官員來來去去的。
所以官場上有句話叫,官看三日吏,吏看十日官。
除了吏員,還有一等人就是師爺,有的熟悉刑名錢糧的師爺,連總督巡撫都要折節下交的。
如胡宗憲平倭時,他的幕僚團,就堪稱明朝第一幕。
如湯師爺這等老練的師爺,又是對歸德府之事十分熟悉的,完全不受上任知府去職的影響,而是繼續擔任這一任知府的師爺。
但林延潮知湯師爺來擔新知府的師爺,就有些不妥了。
拜官后,付廣知與林延潮在二堂閑聊,聊了一陣,下人就來稟告。
耳語了幾句,付廣知放下茶盅,然后道:“林司馬,今日與你之晤,良興不淺,只是交盤之事,本府無法與你出了結?!?
林延潮問道:“不知付府臺何意?”
付廣知道:“實不相瞞,本官之前在陜西做官,當地地瘠民窮,本官至今仍是官囊不豐,眼下歸德府里如此大的虧空,本官哪里有余錢貼補,實在愛莫能助?!?
林延潮聞言道:“這虧空多是前任知府拉下,與下官無關。”
付廣知聞言道:“也未盡然,聽聞林司馬為了修河之事殫精竭慮,恐怕府上的虧空,不少都到了河工賬上了吧。”
這事確實是林延潮干的。林延潮掌府印后,不免拿府庫里的錢,貼補修河之用。為了河工之事,挪動了府里不少其他用度。
此乃典型為了自己的政績,而毫無底線的行為。
林延潮知自己理虧,干笑兩聲道:“實不相瞞,之前下官確實挪用不少,這筆錢秋后定然補上?!?
記住手機版網址:m.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