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九百四十九章 本府不樂意-《大明文魁》


    第(2/3)頁

    不久幾位通判入內,以下屬之禮參見。幾位通判陸續道:“啟稟府臺,今年府內夏糧豐收,實在是可喜可賀啊。”

    “不過有些地方抗繳拒繳,但大體上百姓們都還是支持的,今年夏稅不會拖過八月?!?

    “漕船也已是準備北運,本來都與漕丁說好的,但突然他們又鬧起來,向官府要開撥的銀子,否則就不開船北上,這銀子不知是給還是不給?若不給,怕會不會延誤了漕期?!?

    “還有疏通賈魯河的事,本預計六月中旬完工,但近來有人鬧事,明里暗里阻擾河工進度,幸好影響不大。”

    “簡直是些刁民,”吳通判有些憤慨,但仍是道,“近來地方鬧事的多了一些,不過府臺放心,下面官吏都一直尊奉府臺的諭令,辦事都還算得力,只是百姓方面卻是難以溝通?!?

    “百姓難以溝通?”馬通判問道,“政令下行,府衙至州縣,州縣問六房,六房問里甲老人,里甲老人再知曉百姓,何來難以溝通?!?

    吳通判道:“難就難在,里甲老人,以及地方官紳,他們是民也是士,他們曉得朝廷政令,與老百姓也是切身利益相關。”

    “官府要想百姓配合政令,需先安撫官紳才是,恩威并用,才能服人。”

    林延潮道:“吳別駕,在座之中,你在歸德任官最久,論資歷也在林某之上,對于近來政令不暢,你有何高見?”

    吳通判聽林延潮這么說,心底很舒服然后道:“在府臺面前,下官哪有什么高見,只是下官所司商虞之事,平日里常與地方官紳大戶打交道,對于他們心思倒是了解一些?!?

    “下官以為官府與官紳里甲老人的關系,應該是同舟共濟?,F在上下有誤會,乃是隔閡所至,若是官府能放下架子,聽一聽地方官紳們的意見,那么很多事必然是水到渠成的?!?

    說到這里,眾人都看林延潮臉色。

    但見林延潮喝了一口茶,然后點點頭道:“這絕對是老成謀國之見。本府一直愿意與地方官紳溝通,正如吳通判所言,大家是一家人,應是同舟共濟。偶爾有些不快之處,大家開陳布公談一談也就是了?!?

    吳通判聞言大喜,心想近來林延潮因淤田分田之事,與地方官紳產生了對立?,F在趙家他們在告狀,地方也不配合他的政令,現在林延潮終于是有和談的打算了。

    為政不難,不罪巨室。

    你斗知府斗馬玉都行,但鄉紳是不可得罪的。張江陵的前車之鑒,你可是親眼所見,也應該是明白個一二了。

    吳通判當下道:“府臺從善如流,下官佩服之至。不知府臺何時準備談一談呢?”

    林延潮安靜地喝著茶,在吳通判看來他是在如何給自己找臺階下。他也年輕過,也懷有抱負過,不少年輕的官員初任時,對讀過的圣賢書還是相信的,懷著為國為民之心,一意對付地方那些不仁的官紳,然而最后被現實狠狠的打磨了一番后,他們也就退去了棱角。

    自己當初為官時,不是也是如此嗎?久而久之,大家都是學會和光同塵,或者反過來助紂為虐了。

    吳通判心底對林延潮還是佩服的,至少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當初。

    “府臺,不如定在后天?”吳通判心底同情,但面上卻是壓了過來。

    林延潮皺了皺眉頭,耳邊又聽著吳通判那些絮絮叨叨的解釋。

    林延潮喝著茶問道:“后天?如此急切?吳通判急著問,是不是趙家那邊已經沒有什么辦法了?”

    吳通判聞言所有的表情已是僵在了半空中。

    日光照著亭子,亭旁的水池波光粼粼。吳通判一下子有些坐立不安,解釋道:“府臺,下官與趙家沒有瓜葛,沒有……偏袒……”

    林延潮拍了拍吳通判的肩膀道:“吳別駕,你不用解釋,本府知道你沒有替趙家說話的意思,在本府官員不少人都反對與官紳對立,你是其中一人,你不說還有別人來與本府說。你們是想兩邊……溝通,沒錯,你想大家能坐下來談一談的?!?

    “是的……下官是這個意思,但下官絕對沒有……”

    林延潮點點頭道:“吳別駕,你還是沒聽懂本府的意思,張昭勸孫權投降曹操,但最后孫權聽周瑜的話抗曹后,不認為張昭投曹,也沒有殺了張昭?!?

    吳通判官袍下的袖子一直在顫抖,他很用力裝作若無其事。

    馬通判等人見吳通判的神情都都是明白的點頭。

    林延潮道:“看來這個比喻你是明白,不過趙家還不明白,你可以與他們說說,好像趙家能量不小,是不是還有一位在禮部任官……是南直隸?!?

    “但好歹也是首領官,南直隸雖不比京師,但也能做到交游廣泛,可以讓他找一下門路,或者托同年想想辦法,如此就不會到山窮水盡的地步?!?

    看著林延潮為替趙家出謀劃策,吳通判心底生出一等荒謬可笑的感覺來。

    “你去告訴趙家,本府可以與他們談,但談來談去就是那樣,沒意思。他們現在能有多少關系,盡量都找了,雖然沒什么用。至于有多少錢也盡量打點,不過還是留一點,否則抄家時,賬上不好看。”說完林延潮蓋上茶碗,眾人也隨著起身,吳通判走在后面,數次想說話,但見林延潮已是起身離開了亭子,他知道說什么也沒用了。

    河南巡撫衙門。

    趙孟長與幾位生員在提學道里,關了一段時間后,又被轉押到這里。

    要知道提學道衙門,乃是文昌之處,這里是沒有牢房,沒有牢房也就沒有牢卒。這些人被關在這里,十分愜意,現在他們被轉押至巡撫衙門,就不一樣了。

    現在巡撫衙門的大牢里。

    其余四名生員正瑟瑟發抖,但是趙孟長卻是有幾分定下神來。

    牢頭奉上粗茶淡飯,幾人平日都是錦衣玉食慣了,他們都是沒胃口,但趙孟長卻是胃口很好,一碗接著一碗。

    見了這一幕,一人問道:“孟長兄,為何你在提學道衙門時,好酒好肉吃著,卻整日眉頭不展,來了巡撫衙門后,面對那些牢子嘴臉,吃著如此粗劣的食物,卻是心情舒暢?!?

    趙孟長笑了笑道:“我們之前在提學道衙門,我提心吊膽,是因為提學衙門雖能收押我們,卻不能主審案子。所以我們身在此處,只是權宜之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