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五十章 價碼-《大明文魁》
第(1/3)頁
開封府趙家的朱門大宅,依舊是那么金碧輝煌。
這一座新宅子記載了趙家的榮耀。
八年前,趙大公子趙伯誠的父親中了進士數年后,整個趙家就置辦下這宅子,從此趙家就蒸蒸日上。
這八年來歸德府歷任官員對趙家都是恭恭敬敬,來拜會沒有功名在身的趙老太爺的時,一個個帖子上都恭恭敬敬地寫著'侍生'二字。
趙家的實力并不只是是明面上進士舉人,而是地下的盤根錯節。他與歸德府很多家族聯姻,稱得上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而趙伯誠待聽到自己父親被以通倭的罪名拿下時,官官相護,暗無天日,覆盆之冤等等詞語都在自己腦中冒過。
以往確實有很多人用這樣的話來形容過他們趙家的迫害,但是沒有料到這樣的事,居然出現在自己的身上。
趙家到了他這一代,已是早過資本積累的原始階段,不用再干那些魚肉鄉里,迫害百姓的事。
相反趙家還樂意作一些善事,來洗白自己的名聲。
外人常贊趙家從儒就學,儒而好賈。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趙家,自己的大伯被以通倭的罪名拿下,若是判實,等待他們的就是重罪。
沒錯,趙家聯合他人確實有走私販賣倭國器物,但這只是趙家生意中的一項而已。
通倭在大明朝的罪名有多重,大家都知道了。
趙家一向是很小心的,此事十分隱蔽,都是可靠的心腹之人在辦,此事連自己弟弟孟長都瞞在鼓里,而且此事在趙家生意里占的比重很小,只是跟在別人背后賺一點跑腿錢。
趙伯誠不知林延潮為何能如此手眼通天,將此事從底下挖了出來。
以后等待趙家是什么后果?
趙伯誠心想,三代人一代一代接力辦下趙家這么大的基業就要完了嗎?
方才下一了場雨,天井里正滴流著雨水。
下人給趙伯誠推開門,這時候風聲還沒有傳至下面人,趙家的下人仍是一無所知的樣子。
趙伯誠來到廳里但見趙老太爺正與十幾人說話,這幾人有的是趙家極重要的表親,還有幾位家里管事的。
至于趙家以往最依持著府里幾門顯赫的親戚,這時候卻一人沒有來。
廳里的談話雖是聲音不大,但一股壓抑悲觀的氣氛,連一進門的趙伯誠都感覺到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