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九百九十一章 莫愁前路無知己-《大明文魁》


    第(1/3)頁

    建極殿內。

    林延潮與胡提學身旁都聚了數名官員。

    聽了林延潮解釋后,眾大僚恍然道:“原來如此,必是胡兄不圖后報,但林學士感激在心,故而念念不忘。”

    胡提學滿面春風地笑了兩聲道:“當時不過順手為止,不足掛齒。林學士乃當今文宗,本官當時卻沒有仔細教導過學業,故而不敢以老師稱之。”

    林延潮道:“師恩又豈止是傳道授業解惑,當時老師順手為止,但卻幫學生成全了生為人子的孝道。如此重恩學生是一輩子感激在心上的。”

    胡提學點點頭,見林延潮心底好無芥蒂,也是心生好感,心想此子念舊情不忘恩,為人厚道,將來前程決不可小看。哦,他現在已是侍講學士,堂堂儲相,前程當然不小。

    想當年我只是無心插柳之舉,沒料到一顆小樹竟長成參天大樹。

    以萬民傘之事見來,此子不僅能得民心,還是一位能臣,難得難得。

    誰料到當初那個社學里有幾分聰穎的少年,有這等造化。或許數年后看來,提攜此子比是比我在任以來最明智之舉吧。

    胡提學想到這里,笑了笑溫言說了幾句。

    最后林延潮又向在天子面前保薦自己的潘季馴,臧惟一,付知遠一一道謝。

    這是官場上的薦舉之恩,推薦的官員,又稱薦主。

    官員們對薦主的禮遇甚至不在于座師,因為薦主一般都是在都察院的大佬,權勢赫赫,可以引以為援。

    三人中推薦起決定性作用的是潘季馴,臧惟一。

    河道衙門并入漕運衙門后,潘季馴現在就是天下第一總督。

    或許正是他的數度保薦,天子才對自己改變態度吧。

    潘季馴見了林延潮道:“按本督的本意,陛下本就不該將你調回翰林院。你如此治河的人才,應該來工部都水司任官,助我一臂之力才是。現在你調回翰林院,又有何用?這不是事功之道啊!”

    林延潮一口老血差點吐出來,原來潘季馴當初在奏章上是推薦自己是讓他去工部任職,結果……

    林延潮心底對潘季馴的舉薦之恩,不知不覺都淡了一些。

    “下官謹記總制教誨。”林延潮嘆道。

    “謹記教誨有什么用?本督又去哪里找治河之才。”潘季馴甚不滿意。

    林延潮一愣然后立即道:“啟稟制臺,下官幕中有一治水之才,名叫左出穎才具不在黃越之下,制臺不妨用之。”

    潘季馴訝然道:“此言當真?”

    林延潮笑道:“當初下官在歸德時,聘了不少老河工,擅治水的人才在幕下做事,其中以黃,左二人最著。本來我要帶他來京,薦至工部做事的。”

    潘季馴點點頭道:“你的眼光我還是信的過的。”

    “既是如此,工部就免了,來漕河衙門做事也是一樣,若真是有才具,本督再提攜他也是一樣。對了,這樣的人才,你怎么不早推舉給本督?”

    林延潮心想,如左家父子這樣的人才,自然是要自己用了。但是潘季馴這一次對自己有舉薦之恩,所以投桃報李也是應該的。

    不過林延潮知道潘季馴推薦自己,卻沒想要自己什么回報。潘季馴向天子推薦自己前根本沒向自己打招呼,他老潘做事全憑公心。

    但就是這樣的推薦讓天子很相信,因為潘季馴為官幾十年不結黨是眾所周知的。

    無論是哪個宰相在位,潘季馴都是一副,你要用我,就必須聽我的,我才能好好干,不用我,我就回家養老。

    想到這里,林延潮又擔心潘季馴不盡力當下道:“左先生之子有大才,懇請制臺一并照顧。”

    下面林延潮又見過臧惟一,付知遠,何潤遙。

    三人都沒說什么,林延潮略略拱手,對于他們很多話已不需再說了,大家心照不宣。

    宴席終于散去。

    林延潮從殿上離去。

    侍講學士,翰林儲相。就如此落在他的身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