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一千六十九章 干爹救我-《大明文魁》


    第(3/3)頁

    張鯨則厲色道:“慎重?何來慎重?斷案就應該從嚴從速,你身為大理寺卿,第一個拿問的應該是翰林學士林延潮,然后由皇上處置都知監高淮。”

    “這么多年大臣,還要我教你斷案?難道這白花花的銀子,你看不懂嗎?難道銀子是假的嗎?”

    說著張鯨從箱子里抓了兩錠銀子在手,一把擲在孫丕揚的身上。

    眾官員都是色變,張鯨也太跋扈了吧,居然敢如此侮辱一名三品大員,何況此人還是九卿。

    這時陡然狂風大作,吹得午門廣場飛沙走石。

    烏云掠過,遮得天地無光。

    疾風之下,孫丕揚將背重新挺直。

    但見孫丕揚捂住胸口點點頭,一字一句滿是倔強地道:“張督公問得好!”

    說完孫丕揚從地上撿起兩錠銀子道了一句:“公公請看!”

    說完孫丕揚將兩錠銀子相互對砸。

    驚人的一幕出現了,眾人但見這錠銀子居然裂了!

    孫丕揚掰開銀子,但見里面裹著乃是實鉛。

    銀子是假的?

    這一個念頭,同時在所有人腦子里炸開。

    張鯨色變,他不敢相信此事,拿起銀錠一掰,但見銀子掰作兩斷,銀子當中真是黑如墨的實鉛。

    “這銀子真是假的?”張鯨露出了不可思議的神色。

    張紳絕望道:“不可能!”

    頓時張紳搶到了木箱子邊,連掰數個,里面都是實鉛,他又將銀子朝木箱上砸去口中喃喃地道:“銀子怎么是假的,怎么是假的?”

    但見孫丕揚轉過身來,面對諸位大員道:“諸位,這確實是偽銀,里面都是實鉛。三個箱子都是如此?!?

    張鯨額頭汗水滴落,他感覺有一個很大的陰謀,一個很大的局在等著自己。

    這時候蕭玉來到箱子向張鯨道:“不可能,老祖宗,方才我與諸公都驗看過了,這銀子是真的,戶部尚書,戶部尚書宋大人,你方才看過的不是?”

    宋纁則點點頭道:“方才那錠確實是真銀,但為何突然變成假銀,這我就不知了?!?

    孫丕揚道:“宋大人,方才那錠確實是實銀,這箱子表面本來也放了幾錠真銀用以瞞天過海!”

    蕭玉目光一亮道:“好個孫丕揚,你居然敢陷害老祖宗?對了,是你將銀子調包了?真銀換上假銀?”

    孫丕揚搖了搖頭道:“本官哪里有這本事,這銀子一收繳刑部即刻查封,然后移交至大理寺,這刑部,大理寺的封條,你不是都看過了嗎?方才確認無誤了嗎?”

    “那你如何知道銀子是假的?你驗看過說明你偷偷拆開封條?”蕭玉急道。

    孫丕揚道:“問得好,此事來龍去脈,本官也是昨日方才得知,從一開始林學士就沒有想行賄,他覺得張紳借助此事來陷害于他,故而他讓其兄長林延壽用偽銀替作真銀運去?!?

    “果真這三箱子銀子被查封,所以偽銀即證實了他的清白。昨日林延壽將此事告知了本官,請本官將張紳拿下,但張紳身在于東廠,本官自知憑著一己之力無法拿人,就今日在百官面前作了一個局請張紳到此?!?

    張鯨,張紳都是面色如土。

    刑部尚書李世達道:“原來如此,不過孫廷尉犯事斷案講究實據,你說林府設計請君入甕,除了這三箱子偽銀,還有沒有其他實據?”

    “當然有,列位若是沒錯,第三個箱子底下有一封控狀!”

    孫丕揚示意下,眾人將箱子里偽銀取出,果真從箱子底部找到了一封狀紙。

    狀紙早就在箱子里,里將事情來龍去脈說的一清二楚,將張紳提出要甄家拿兩萬銀行賄張鯨之事說得清清楚楚。

    若是林延潮真的行賄張鯨,根本不會在箱子里藏著這一封狀紙,而且在事發前就寫好。

    今日之事到此,已是真相大白。

    “張紳,到了此刻,你還有什么話好說?是否有人指使的?”孫丕揚質問道。

    張紳轉過頭顫聲道:“干爹救我!我是冤枉的!”

    張鯨目光轉了轉,突然上前一腳將張紳踢開罵道:“你自己作了這樣見不得人的事,還敢推到咱家身上,方才咱家是怎么說的,出了如此之事咱家第一個饒不了你!”

    張紳知道此刻供出張鯨就是一個死字,當下他道:“干爹,是他們作局要害我,我從沒有說過這話,我也沒有向甄家要錢??!”

    孫丕揚上前道:“元輔,先將這張紳收押,將此案問一個水落石出!”

    張鯨橫了孫丕揚一眼。

    申時行看了一眼張鯨然后道:“先將張紳押下去!還有這些東西。”

    眾官員將場上的東西搬個干干凈凈。

    張鯨拂袖欲走,申時行卻道:“張公公,請留步!”

    申時行此刻掌握了全局,張鯨只能聽命站在一旁。

    這時候申時行起身走到眾官員面前,目光一一掃視后道:“此案暫交大理寺,其實今日將張紳叫來,最重要的不是斷案,而是還給一位官員的清白!”

    “官員的名聲猶如白璧,絲毫之瑕疵就猶如損壞了美玉?!?

    “故而朝廷爵人第一事,持身要正!所幸我們今日沒有因為片面之言,而否定了一名堪任的官員,為國家挽回了一名人才,為朝廷舉才留下了余地,也為歷代以來的會推之制留下了顏面!”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