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章 出山-《大明文魁》
第(3/3)頁
申時行點點頭,辭職不難,難在找到合適的理由。
上一次天子要廷杖言官馬象乾,并交鎮撫司拷問,這就是合適的理由。
天子可以廷杖言官,也可以交鎮撫司拷問,但是不能又打又問,打完再問破壞了朝廷的規矩,也是大明幾百年來都沒有的事。
他與王錫爵,許國三人才出面力保,不力保言官就要罵死他們了,所以完全不需要申時行與許國,王錫爵主動挑明此事。
那次內閣集體辭相也是幾天的事,頓時就讓天子慌了手腳
既然證明這一套有效,就可以故伎重演,因為王家屏一時回不了朝,許國馬上要主持會試,王錫爵與申時行現在同樣背鍋。
若因為此事辭相,天子一定沒有辦法分化拉攏內閣。
一兩個內閣辭職,對于天子而言無關緊要,甚至可以拉一個打一個,但一起辭職,不要幾天天子就要服軟。
申九道:“元輔,小人也以為此策可行,故意觸怒言官,再用言官之劾章來請辭,最后變成內閣無人署事……辭不辭無妨,主要何時辭,此舉看似身不由己,其實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申時行看了林延潮一眼然后點點頭道:“善?!?
林延潮又道:“其實恩師,這不過是雕蟲小技,這北場之事的首尾還是在于張鯨的事上,眼下天子言官兩相為難,實際上還是在于張鯨的事上沒有達成他們的初衷,所以恩師只要將張鯨的事辦妥,無論天子與言官都會兩相方便,這才是最后解決的辦法?!?
申時行道:“你所言字字句句都在清理之中,老夫甚感欣慰,這一趟沒有來錯,眾門生中也唯有你一人方肯如此為老夫盡心謀之,實在不易?!?
林延潮道:“這都是學生應該做的?!?
申時行點點頭,當即起身離去,林延潮也是起身相送,到了門口申時行道:“宗海,你若是身子好些了,就回署視事吧,朝廷不能沒有你,老夫也不可少了你相助啊。”
林延潮聞言猶豫了一下,他本期待用這一次稱病,來換得申時行口中某種承諾。
但申時行顯然不準備提出。
所以林延潮是否要接受申時行這邀請呢?
想想以申時行的身份,屈尊親自來自己府上,雖然這說出去很有面子,但沒有實際的好處。不過既然是面子,自己就必須給,至于條件可以以后再講。
更何況眼下朝堂上大的風波已過,自己再在家里蟄伏也沒有意思,倒不如出山。
思來想去,林延潮最后道:“是,學生這幾日就上疏。”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