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初見-《大明文魁》


    第(2/3)頁

    天子看向孫隆,龍目一厲道:“為何方才不說?”

    孫隆咬牙道:“奴才懼怕張鯨,方才不敢說。”

    天子神色一寒道:“道來。”

    孫隆當下道:“其實張鯨知道河間知府沈重貪墨賑災銀來向他行賄之事,他還與沈重說反正賑災銀也是皇上從內庫給的,為此皇帝還命內承運庫停了修園子的錢,咱們作為奴才的,怎么能看皇上遮風受雨的,這園子咱家還是要給皇上修起來,這也是你們這些文臣對于皇上的孝敬之心,至于災民有戶部的糧食就夠了,銀子又不能吃,拿了也沒用。”

    孫隆說了此事后,又舉了其他幾件事,件件都是張鯨在外收錢,然后卻打著皇帝的旗號。

    還有什么比心腹背叛更要命的一擊呢?

    此事一出,林延潮心底明白,這一刻張鯨算是涼涼了。

    “將張鯨帶下去!”天子終于下了旨。

    孫隆不由額上冒汗,露出滿臉驚駭之色。林延潮知道孫隆的心思,他是想如果張鯨這都不倒,自己就慘了。

    但是林延潮卻是沒有這個擔心,同樣看去申時行,許國,王錫爵三人也是篤定。

    兩名內侍從外上前要拉張鯨,但見張鯨卻突然道了一句:“咱家自己會走!”

    說到這里,但見張鯨重新向天子磕了三個頭,然后正色道:“咱家拜別皇上!”

    林延潮看見天子的眼角微微一跳,隨即又合上眼睛。最后張鯨站起身,看也不看申時行,林延潮一眼,大步走了下去,最后他還是給自己留了顏面。

    這時候許國奏道:“啟稟陛下,張鯨之事之所以引起軒然大波,在于陛下不朝百官,以至于內外隔絕,也在于東宮未立,故而人心惶惶,此二事懇請陛下鑒之。”

    王錫爵也是奏道:“臣附議!”

    天子擺了擺手道:“此事朕已經知道了。”

    這時候申時行道:“陛下,此二事不決,如雒于仁這樣的上疏恐怕還會有。”

    天子道:“小臣放肆,以正為邪,以邪為正,以后要煩請先生多替朕主張。”

    天子再次厚著臉皮提讓申時行回閣之事。

    申時行道:“臣等因鑒前人覆轍,一切朝政之事,上則稟皇上之獨斷,下則付外廷之公論,所以不敢擅自主張。”

    眾所周知,這前人指的是張居正。

    天子想了想道:“朕就是心,先生等人就是股肱,心非股肱安能運動?朕既委任先生處置國事,有何畏避?先生們還是要替朕主張,任勞任怨,不要推諉。”

    天子這么說,即是退讓了。

    申時行當即跪下叩頭道:“蒙皇上以股肱腹心優待臣等,犬馬猶知報主,況臣等受皇上高厚之恩,敢不盡心圖報?任勞任怨四字,臣當書之座右,朝夕服膺。”

    申時行開口了,王錫爵也是如此謝之,當下天子滿意地點點頭。

    這個局面算是皆大歡喜,內閣罷工的事解決了,同時天子也是答允更多的放權給內閣。

    林延潮由衷佩服,換了常人沒有申時行這樣棉中有實的脾氣,要么早就和皇帝吵了起來,大家一拍兩散,要么就是被皇帝欺負得死死的。

    申時行答允天子要求重回內閣后第一句話就是:“臣啟皇上,冊立東宮,系宗社大計。伏望皇上早賜裁定。”

    林延潮看天子的表情也是很精彩,碰到申時行這水磨功夫,皇帝也是沒有辦法啊。

    天子想了半天,才道:“朕知道了。但是皇后沒有嫡子,長幼自有定序,鄭妃亦再三陳請,請朕立皇元子,恐外面大臣有疑。可是朕轉念一想,長子猶弱,朕欲待其健壯使出就外,方才放心。”

    申時行又道:“皇上圣明,皇長子年已八歲,蒙養豫教。正在今日,宜令出閣讀書。”

    林延潮知道這又回到老套路了,大臣請天子,冊立東宮。天子說不行,不行,皇后還沒生,等皇后生了再說。

    大臣再請冊立東宮,天子說不行,不行,皇太子年紀太少。

    大臣說皇元子都八歲了,不小了,就算不冊立為太子,也該讓他出閣讀書了。

    眾所周知,皇子出閣讀書,必定要選定翰林為老師,由詹事府負責,等于說從此以后皇子也是有班底了,那時候天子要改立太子,第一個不答應的就是詹事府里的太子老師。

    那時候改立太子,成本就太大了。

    天子不是傻瓜,這件事早議論好幾次了,當即天子道:“人資性不同,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也。要生來自然聰明,安能一一教訓?”

    林延潮心底吐糟,皇帝太不要臉了,還把孔圣人的話搬出來,原話孔子說,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然后說朕的皇長子生來聰明,就是生而知之,不需要教就能自學成才。你敢否認這一點,你敢說朕的兒子不聰明嗎?你的意思是說朕的兒子蠢如豬,非要你們大臣教才行嗎?

    天子這點小手段,哪里在申時行眼底,申時行隨手化解道:“回稟陛下,人的資稟賦于天,學問成于人,皇元子雖有睿哲之資,但從古至今未有不教而能有成者。”

    “正所謂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皇元子須及時豫教,乃能成德。”

    天子聞言當場跪了,最后只能耍無賴道:“朕已知之,先生們回去罷,傳旨下去,各賜每位先生酒飯一桌,燒割一分。”

    最后天子看了林延潮一眼。林延潮也知道天子對自己倒張鯨的事上,有些不滿意,所以別說什么賞賜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