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海禁-《大明文魁》
第(3/3)頁
林延潮笑了笑將弟子介紹給王宗沐。
林延潮來王府前早就備好了厚禮,離開揚州時張泰征眾揚州的官員都是送了程儀,梅家等鹽商也有饋贈,只是不敢送得太多。
所以林延潮到王家來這禮備得也是很周全,詩書筆硯,小金銀錠子居然備了甚多。至于王家子侄都是久仰林三元之名,再加上贈禮之舉都是令他們大喜過望。
王宗沐見林延潮出手不凡,顯然是用了心更是高興,然后設宴款待林延潮。
宴席是擺在后堂,一共兩席,林延潮見瓶、花、爐、幾,位置得宜不由點點頭。
林延潮與王宗沐一席,至于王士性,王士琦與林延潮的弟子都坐另一席。
酒過三巡,王宗沐問道:“老弟屈駕來到臺州,是否還有他事?”
林延潮當即道:“確實有事來向老先生請教?!?
王宗沐笑道:“老夫歸隱田園多年,早已不問朝政,不知還有什么地方能幫得上老弟的?”
林延潮當即道:“老先生在隆慶六年三月十八日時,募堅固海船三百余艘,運漕糧十二萬石自淮安出海,經登州,威海衛,進渤海,入直沽,五月二十九日抵天津糧船無失。至此天下臣民始信海運可通也?!?
聽了林延潮的話,王宗沐雙眼微瞇,半響后長嘆一聲。
“時老先生行前人未盡之事,展今日颯爽之風采,晚生當初讀老先生主持海運之事,心中實不勝欽佩?!?
林延潮倒不是說假話,當年寫漕弊論時,他就傾向于開海運,但他擔心此舉會觸張居正之忌,于是就沒敢道出自己的政治主張。
王宗沐想到往事當即道:“當年海運之事乃高新鄭在閣時大力支持的,但張江陵當國時,不滿高新鄭之政,心以為要建海船所取的大木,都取自湖廣。張江陵又覺此舉勞民傷財,鄉人非議甚多,再兼后來海船傾覆,故而海運之事就罷了?!?
一旁王士性,王士琦聞言都是默然,此事是王宗沐平生最遺憾的事。
就好比林延潮當初興辦義學,被御史抨擊幾句,自己就差點炸了,若是直接取消,那該如何憤怒。
但是王宗沐一把年紀了,怎么會在林延潮面前傷春悲秋,他笑了笑道:“此事老夫早已經釋懷,倒是聽聞老弟務致用之學,一直是致力于革除時弊,行變法新政之事。你不是也有開海運的主張吧?若是真如此,老夫勸你一句,千萬不要有此主張?!?
林延潮問道:“老先生為何有此說呢?”
王宗沐道:“海運之事當初是老夫想得太粗淺了,漕運固然有積弊,但朝廷經營漕運幾百年,臨清,淮安,揚州這樣的大城都是賴漕運而繁華,一旦棄漕運而改海運,無數賴此謀生的人,就要衣食無著了,其中既有祿享千鐘,也有尋常的刁斗百姓,所以變不得,也是動不得。”
林延潮道:“多謝老先生指點之言,晚生也不敢動此念頭,只是斗膽請教老先生一句,若是要請朝廷開海禁,此事是難是易?”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