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為首的法醫年齡差不多40歲,戴著一副很輕的眼鏡,雖身穿警服,但是卻一塵不染,十分整潔。加上孫杰在內的四位法醫,此時開始同時穿戴鞋套、頭套、手套等必要設備,一起進入了現場,留下白松和刑偵的副隊長在外面觀望。 白松也不知道說什么,還是不說為妙,看著尸體他還是有些不舒服,就在五樓到六樓之間的拐角處直接坐了下來。 老小區的樓道根本就沒有暖氣,樓道拐角處的窗戶也有裂縫,現在正是二十四節氣的“大雪”期間,這會兒樓道里還冷得很。直接坐在地上的話,不一會兒屁股就凍透了,白松只能蹲在樓道里休息一會兒,總是站著確實是有些累。 蹲在樓道里,白松抬頭向上看去,從這個角度來看,只能看到樓頂的墻和樓梯。 老式的樓房,六樓到頂樓之間都有一個天窗,但是并不每個單元都有,這棟樓一共有5個單元,案發地位于3單元,而通往樓頂的是2單元和5單元,因此也不存在有人能從這里到樓頂的可能。 白松看著破舊的樓頂,這個小區實在是有些年頭了,樓道的墻壁都很不干凈,即便是六樓的樓頂,也是黑乎乎的,不知道都是些什么東西。 幾名法醫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白松也不閑著,他下了樓。 不知道是直覺,還是單純的強迫癥,白松想上樓頂看看。由于這個單元并沒有上樓頂的通道,所里并沒有安排上面的巡查,從三單元下樓,離開了警戒線,白松直接去了二單元。二單元很安靜,樓道里一個人也沒有,白松到了六樓后,看到了通往天臺的路。 這是一個類似于井口的通道,上去的方式就是踩著鑲嵌在墻上的鋼筋梯,爬到頂之后把上面的蓋子打開,就可以到達天臺。 白松上學時也學過現場勘查,幾次實踐中也有了一點心得,他很簡單得就看了出來,這個鋼筋梯最近有人上去過。但是這類痕跡基本上沒辦法提取,白松仔細看了看,就直接開始攀爬。到過老樓的人應該都有印象,這種鋼筋梯的第一根一般都在離地面1.5米以上的地方,普通人不借助凳子或者梯子很難一個人爬上去,但是對于白松來說這不是問題。 頂開樓頂蓋的過程,白松非常小心,這個蓋子是個包鐵的木架子,分量不是很重,白松很輕松得頂了起來。 偷偷用眼睛四望一番,白松看到了兩個人,馬支隊和郝鎮宇。 看到已經有同事上來,白松直接把蓋子全打開,爬了出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