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章 破案的第四把鑰匙-《警探長》
第(2/3)頁
和李某有關的線索和案卷,都已經放在了案卷庫,永遠地封存,幾乎所有的證據,最終都派上了用場。
幾百頁文件、幾十個涉案物證,一頁一頁,一個一個地,在白松的腦海中如電影放映一般紛紛展現出來。
幻燈片突然停住了,白松的思維一下子跳到了一張手機大小的紙片上。
10萬越南盾。(注·來自本書第34章,看到這里的,別回去劇透啊!)
李某在銀行的保險箱里,放了兩塊翡翠和一張10萬元的越南盾。
當時白松正在南黔省出差,和時任刑偵支隊支隊長馬東來打電話的時候,馬支隊告訴他,在李某的銀行保險柜里發現了兩塊品相不錯的翡翠,和一張10萬元得到越南盾。
白松之前還問過馬支隊,知道10萬元越南盾,只能折合人民幣三四十元。越南盾因為價值較低,最大面額是50萬,相當于人民幣100多元。
最開始的時候,大家分析,這個應該是李某順手放進去的。
因為這個錢面額不大,加上是外幣,大家簡單地判斷了一下是真幣,就直接放入證物袋了。
當時,一般人的理解是獵奇。
很多人第一次出國玩,或者說家屬出國玩,帶回來一些小額的外幣,會覺得很有趣,因為沒辦法消費,也懶得去銀行兌換,所以大概率會當做收藏品放起來。
白松知道這個錢的事之后,就遇到了險境,先是騎馬差點掉到懸崖之下,接著和持刀歹徒搏斗,哪還在意這么一張紙幣呢?
而縱觀全案,為什么,李某會將一張沒什么價值的10萬越南盾,放在自己銀行單獨開設的保險箱里?
與這個錢一起擺放的,還是價值很高的翡翠?
如果,這里面只有這一張錢,那么,所有人都會覺得這個錢肯定有問題,但是和翡翠放在了一起,沒有任何人對這個錢多了任何關注。
用一個不恰當的成語,直譯一下就是“珠玉在前,瓦石難當”。
...
看著白松臉上的笑容,姜隊有點不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