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章 父親無動機殺兒子-《警探長》
第(1/3)頁
這些年辦案,白松會相信直覺、相信第一印象,但是也會超脫直覺和第一印象。
有時候第一印象可能被誤導,但往往很有價值。
當初白松還在九河橋派出所的時候,發(fā)生在光明里的孫某自殺案,最后破案的關鍵就在于秦無雙的一句“不排除自殺”。
...
室外太冷了,白松等人還是選擇了村子里的村委會。
“目前分析,財殺者是有預謀、而且對這里非常熟悉”,白松道:“但是這個案子疑點真的很大,我有點不能理解的是,這樣一個農(nóng)村的案子,即便是圖財害命,我分析這一家充其量有個幾萬現(xiàn)金。倒不是說這不值得殺人,而是說這種案子不應該有高智商人士參與吧?為什么現(xiàn)場沒發(fā)現(xiàn)明顯問題?”
“確實”,林陽市刑偵支隊的林支隊點頭:“這種案件理應不復雜,難度應該在于找人,而不應該在于分析現(xiàn)場。”
農(nóng)村的滅門案件歷史上發(fā)生過一些,比如說殺人狂魔楊某,就曾經(jīng)翻墻殺了一家人,最終只搶走了三兩個一元錢硬幣。(注,名新海,可自行查閱)
像這種案件中,如果是只求財,死者和兇手之間不認識,那找到兇手的身份就很難,除非DNA庫里正好有。
但是,現(xiàn)場不應該這般。
“家里的錢被翻找過,而且翻找的過程沒有踩到血跡”,孫杰道:“除非這個人會懸浮,否則翻找錢的過程,一定是在殺人之前。”
“這不可能”,林支隊皺眉:“要是能不殺人、不控制人的前提下讓這家人乖乖把錢拿出來,而且還沒有什么沖突,那得是非常熟悉的人。從現(xiàn)場看,這家人的錢幾乎都沒了,這得是什么關系?從村子的其他人那里問的情況,能做到這個的,也只有男子的大哥一個人,但是他大哥一家遠在長安市,不存在作案時間。”
“從村民那里,也得知他和大哥之間沒有太大的矛盾,而且大哥家庭條件還不錯,不至于做這個事。”一個刑警補充道。
“現(xiàn)場是這樣的。”王華東肯定了孫杰的話:“林支隊,關于這個問題,你方法醫(yī)和我方是有共識的。”
李處這時候發(fā)話了:“白隊,你什么看法?”
白松看了一眼林支隊:“我的建議是,把死者大哥一家包括兒子在內(nèi)的人都查一下再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