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孟白想了想:“明年應該還好,光咱們自己就有《流浪地球2》《消失的她》和《孤注一擲》三部大制作,其余幾家也都有些存貨,撐一年是沒問題的。真正難受的,還是2024以后。” 兩人對此都有些擔憂,但這種涉及整個行業的問題,也不是儒意自己能解決的,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 好在儒意現在除了電影業務外,還有新生的“南瓜短劇”。 伴隨著流感局勢的嚴重,線下娛樂受到影響的同時,線上娛樂又迎來了一個新的高峰期。長劇平臺用戶數增長不少,短劇平臺的用戶更是突飛猛進。 相比于本輪流感之前,南瓜短劇的月活用戶數量雖然暫時還處于兩千萬的量級,但用戶平均日使用時長卻已經從之前的0.8小時,上漲到了1.02小時。 這就意味著在用戶規模擴大的同時,越來越多的觀眾更加熱衷于短劇的觀看。 不過伴隨著風口火熱,一些問題也開始逐漸出現。 比如因為審核暫時沒有觸及,導致大量擦邊短劇開始興起。同時因為制作門檻低,也使得短劇的同質化情況很嚴重。 男性向的短劇基本集中在龍王回歸、贅婿崛起、神醫下山這些題材,女性向則是各種霸總嬌妻泛濫,很有當初古早年代網文市場的畫風。 或者說,目前的絕大部分短劇,本質上都不過是影視化的網文而已,本質上是一回事。 對于孟白來說,這種場面他再熟悉不過了。當初網劇剛剛興起的時候,也是一樣的群魔亂舞,他已經經歷過一次。 也正因為有了經驗,所以他深切的知道,短劇這種低門檻的情況不會持續很久。用不了半年,必然會被納入審核體系之中。 所以短劇未來的發展方向,其實和如今的網劇一樣,都要走精品化的路線。而他作為短劇行業的開拓者之一,自然也需要給這整個產業立一個標桿。 一來是向官方證明,短劇同樣也是正常文娛體系的一環,免得哪天鐵拳砸下來把行業搞沒了;二來也是讓觀眾明白,短劇并不僅僅是那些粗制濫造的黃色小段子,也有精良的作品。 “這就是你前段時間說的那個短劇劇本嗎?” 陳止希看著手眼前的文件,相比于常規的影視劇本,這份本子要薄上許多,封面上寫著故事的名字——《逃出大英博物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