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七百六十七章 匆匆那些年(上)-《大明話事人》


    第(2/3)頁

    內閣也被逼的沒法,隨大流請皇帝冊立東宮。

    萬歷皇帝回應道:“昨讀《皇明祖訓》,祖制立嫡不立庶。

    今皇子皆庶也,而皇后年尚少,今后倘若有出當如何?

    可將皇子三人并封王,數年后若皇后無出,再行冊立。”

    又是先“三王并封”,然后再看皇后生不生嫡子這種老調重彈的話。

    大臣們都知道,萬歷皇帝根本不親近皇后,皇后哪有機會生嫡子?

    所以“先把庶子都封王,而后再看是否會有嫡子”這種說法,其實就是糊弄人和拖延時間。

    岳飛十八世孫、工部郎中岳元聲上疏反對說:“陛下欲引親王入繼之文,為立儲之例乎?”

    這意思就是,陛下好端端的不直接立兒子為太子,卻先讓兒子當親王,以后再由親王立為太子,難道要引用皇家大宗絕嗣,小宗親王入繼的條例嗎?

    就這么一句陰陽怪氣的話,把萬歷皇帝整得大破防!

    直接下旨要將岳元聲等三人充軍戍邊,在群臣勸說之下才改為了罷官。

    一直吵到了十一月,萬歷皇帝在寢宮暖閣召見首輔趙志皋。

    “若林泰來在朝,彼輩安敢如此肆意欺天!”萬歷皇帝對首輔說。

    這里沒有別人,皇帝說話就很隨意。

    但以趙志皋的性格,卻不可能跟著放飛自我,中規中矩的說:“陛下還是早定國本,以安中外人心。”

    萬歷皇帝也被搞得很疲憊,眼看著皇子年紀漸長了,拖延借口越來越難找了。

    便無奈的說:“先生可去向外朝宣示,明年開春后,使皇子出閣聽講。”

    趙志皋大喜道:“陛下圣明。”

    先讓皇長子出閣學習,也算是一種隱形的地位確立了。

    事情總要一步一步的解決,執拗的皇帝能開始讓步就是好事。

    作為首輔的他也煩透了國本之爭,早解決早輕松。

    但萬歷皇帝還想幺蛾子,又道:“皇長子、皇三子歲數相差不多,可以一并出閣聽講。”

    剛大喜完的趙志皋差點就想甩袖子辭官,皇帝你這樣假裝“讓步”除了自欺欺人,有什么卵用嗎?

    要讓步就不能痛痛快快的讓步?“兩個皇子一起學習”和“三王并封”有什么區別?

    趙首輔盡職盡責耐心的勸解說:“明年皇長子十四歲,皇三子十歲。

    這年紀對皇長子而言已經太遲了,對皇三子而言卻正好。

    所以教學之緩急完全不同,豈可共同學習?”

    萬歷皇帝嘆口氣,連騎墻的首輔都不同意,外朝更可想而知。“那明年就使皇長子單獨出閣讀書。”

    趙志皋又試探著問道:“皇長子出閣聽講,不知當著何等冠服?不妨先行冠禮,以定服色。”

    萬歷皇帝不耐煩的說:“不用行冠禮了!明年皇長子先以親王常服出閣聽講就是!”

    皇帝的旨意傳出后,朝廷就暫時安靜下來,今年這次國本之爭總算迫使皇帝讓了一小步。

    轉眼到了第二年,也就是萬歷二十三年,這也是一個大比之年,三輔張位積極的爭來了主考官機會。

    林泰來建議自己的“弟子”別參加考試,于是文震孟和馮夢龍都聽從了意見,沒去赴京趕考。

    只有文震孟的父親文元發問了句:“這是為何?”

    林泰來又嫻熟的運用了自己的相人之術,指點說:“我看這個張位一臉撲街氣質,難道你希望令郎有這樣一個座師?”

    與此同時,這次皇帝終于沒有出爾反爾,二月份皇長子出閣講學,大臣們終于親眼看到了皇長子。

    禮部侍郎馮琦呈進皇長子儀注,但皇帝以未冊立為理由,沒有給皇長子安排侍衛儀仗。

    本來萬歷皇帝還尋思著,把林泰來召回朝廷。

    不過看著蘇杭織造局進獻的十萬兩白銀,萬歷皇帝陷入了沉思。

    既然林泰來喜歡住在老家,那就多呆幾年吧,反正朝廷除了鬧國本和吵礦稅,也沒什么大事。

    比起原本歷史時空,國庫這幾年的財政狀況好多了。

    寧夏平叛和朝鮮抗倭兩場戰爭,林泰來大概為國庫省了二百萬兩銀子,而且每年還多了四十萬兩進項。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