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只是在說到長度的時候,孟教授眉頭稍微皺了一下,在他記憶中,歷史上長僅兩尺左右的名劍,并不是很多,無論是殷商或者秦漢,劍大多長三尺以上。 像荊柯刺秦的時候,秦始皇所攜帶的那把劍,長約七尺,雖然秦代的一尺,只相當(dāng)于今天的231厘米,但是七尺長劍,也有162米,最后秦始皇還是聽到御醫(yī)夏無且“王負(fù)劍”的喊聲,才得以拔出了劍,轉(zhuǎn)危為安的。 由此可以看出,古代秦以前的劍,大多都是比較長,以刺為主,像眼前這把青銅劍,只有二尺左右,也就是五六十厘米的長度,在古代倒真的不是很多。 “莫非是那把?” 突然,孟教授想到了一個名字,渾身不由一震,如果真是那把劍的話,這長度倒是能解釋的通了。 想到這里,孟教授也不愿意繼續(xù)去猜測了,拿起放大鏡,仔細(xì)的看起劍柄上方的兩個金文來。 金文是指鑄刻在殷周青銅器上的銘文,也叫鐘鼎文,與甲骨文相比,金文筆道肥粗,彎筆多,團塊多,在春秋戰(zhàn)國時還極為盛行,但是到了秦代,就變得式微起來,被小篆逐漸取代了。 “沒錯,應(yīng)該是,真的是這把劍?!” 孟教授在看清楚那兩個銘文之后,臉上血氣上涌,顯然是激動之極,不過莊睿和皇甫云就郁悶了,這老爺子自己個兒認(rèn)出來了,也和大家分享一下嘛。 “老師,是什么劍?” 莊睿也終于是忍不住了,您老話別說一半,痛痛快快的給了名宇不就完事了? “等等,我還不敢確認(rèn),讓我對照一下......” 孟教授聽到莊睿的話后,變得平靜了許多,站起身來,從身后那大書架里面抽出了一本厚厚的書籍,翻看了起來。 莊睿看到孟教授拿的是容庚編著的《金文編》,這可是繼吳大澄的《說文古箍補》之后的第一部金文大字典,是中文宇研究者必備的工具書之一,商周秦漢銅器銘文中已識與未識者,從中可盡覽無遺,是一部相當(dāng)完備的金文宇典。 以前德叔曾經(jīng)讓莊睿看過《金文編》這本書,不過莊睿那會感覺用不上,沒把心思花在這些猶如天書一般的文字上,現(xiàn)在莊睿算是明白書到用時方恨少這句話的意思了。 “定宇......光....定光?!” 莊睿見到孟教授用鉛筆在《金文編》上找出了“定光”兩個字,分別畫了個圈,莊睿把書上的兩個宇和劍柄處的銘文一對比,還真的是這倆字。 莊睿雖然聲音不大,還是被皇甫云聽到了耳朵里,一臉不敢置信的問道:“什么?莊老弟,你說這把劍......叫......定光?!” PS:七號的第一更,過去的一天里,真的很感謝朋友們,謝謝大家的打賞和月票支持。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