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春秋戰國時期銅鏡在三代(夏、商、周)的基礎上,有了突飛猛進的全面發展。無論是銅鏡的鑄造工藝,還是鑄造的數量,都大大超過了以前。而到了秦漢,出土的銅鏡數量最多,使用普遍,漢鏡不僅在數量上比戰國時期多,而且在制作形式和藝術表現手法上也有了很大發展。 至于隋唐銅鏡,較前代又有了新的發展。在銅質的合金中加大了錫的成份,在銅鏡的質地上就顯得銀亮,既美觀又適用。 到了宋金元的時候,銅鏡的制作工藝就沒有什么大的突破了,大多都是延續了漢唐的風格,只是多齒-了一些歷史故事銅鏡等等。 近些年來,收藏銅鏡的人也是在不斷的增加,價格更是逐年上升,一個品相不錯的漢唐銅鏡,拍出百萬的天價都屬正常,而一些有傳承的鏡子,更是在千萬以上。 如果誰能將那兩半破鏡重圓故事里的銅鏡找到,恐怕單是以那故事背景,其價值就不可估量了。 按照銅鏡的發展史,莊睿幾乎可以斷定,這塊銅鏡絕對應該是隋唐時代的,原因很簡單,佛教就是從漢末五代之后傳入到的中國,并且在隋唐時期得到了發展。 能將觀世音菩薩的佛像,如此費 勁心機用銅鏡研磨紋路表現出來,恐怕除了佛教盛行的附嘴時期,再也不會有人花費這么大的功夫了。 只是莊睿不知道這塊堪稱奇珍的銅鏡,為何會流落到了國外?并且這么多年以來,也沒有被.人發現其中的玄虛。 “跑到國外來淘弄自己國家的寶貝……” 莊睿自嘲的笑了笑,雖然從文物的保存上來說,那些敦煌的經卷和眼前的銅鏡,留在國外未嘗不可以保存的更好,因為在國內那年動亂中,不知道有多少文物化為灰燼。 但是從心理上而言,莊睿寧愿收藏在國外博物館里的那些寶貝被焚燒殆盡,也不愿意從別的國家看見自己國家文明的發展歷程,因為那是一種無言的嘲諷,提示著百年前中國所承受的那場恥辱。 “這塊金屬鐵片,什么價錢?” 莊睿搖了搖頭,收回思緒之后,拿著銅鏡對雷諾揚了揚,他這是在欺負雷諾不懂這玩意,故意把銅鏡說成了金屬鐵片。 “斌,不,這位先生,這可是貴國的鏡子啊,在我們國家,也有 這樣用金屬制造的鏡子,價格十分貴的,絕對不是鐵片……” 莊睿沒想到雷諾還懂點這東西的知識,不過聽他的話音,了解也不多,當下說道:“就當是鏡子好了,但是您能從鏡子里面照出自己來嗎?” 莊睿的話讓雷諾有點語塞,那青銅鏡面雖然光滑,但是由于氧化的原因,鏡面變得有些模糊,最多只能照出個人影來,和國外那些十六七世紀制作的金屬鏡子,的確有很大的區別。 說老實話,國外對于藝術品的定義,除了書畫類的之外,很講究實用價值,而這塊銅鏡背面銹跡斑斑,鏡面模硝「不清,一沒有藝術鑒賞價值,二沒有實用價值,擺在房間里都掉份,雷諾實在找不出話來反駁莊睿。 “雷諾先生,如果您把它當成是傘寶貝,那還是自己留著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