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694章 山居圖(上、下)-《黃金瞳》
第(2/3)頁
不過掛上電話之后,余震平馬上站起身來,打扮一番之后,匆匆走出了藏身所在。
坐在經理室的莊睿,想了一下之后,拿出另外一個手機,給蔣昊發了個短信,將事情說了一下,自個兒這次說什么都不會自作主張了,有問題也甭想把帽子往哥們頭上套。
……“張經理,張經理,莊老師在嗎?哎嗨,我還是第一個啊?”
莊睿在辦公室正喝茶聊著天,經理室的大門被從外面推開了,剛才那個老齊,手里拿著一幅卷軸,風一般的沖了進來,身上的衣服,整個都被汗水給打濕掉了。
“嘿,老齊,你這玩高古玉的,怎么整一幅畫來呀?你小子家里肯定憋著不少好東西……”
張力和這古玩城的租戶都很熟悉,當下笑著和老齊開起了玩笑。
“張經理,您也甭說我,恐怕您家老大,沒一會也要到了吧?”
老齊這會絲毫沒有剛才在古玩城難為莊睿的樣子了,別人私人博物館都開起來了,自己根本就比不了,還是老老實實的省個鑒定費吧。
不過老齊也不是個省油的燈,想讓他心服口服的話,那莊睿還需要拿出點真本事來,最起碼他今天帶過來鑒定的這幅畫,就比較的生僻。
張力這辦公室比較現代,用的是玻璃茶幾、大班桌,不太適合鑒定物件,當下叫了幾個保安,從一樓木器工藝品區,搬了一張古sè古香的仿紫檀長桌來,挪開了大班桌,擺在了屋子正中。
“老齊,你老小子跑的可真快啊……”
“老于,你也不慢,手里拿的什么物件啊?”
“我說,你們哥幾個都到了呀?”
說話間,剛才從古玩城里分流出去的人,又匯聚到了一起,這不光是辦公室里站滿了人,就連門外的走廊上,也都擠滿了前來鑒定的藏家。
而且這人數,還要遠高于剛才離開的人,這年頭,誰沒幾個親戚朋友啊?
尤其是搞收藏的人,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個小圈子,專家免費鑒定這事,早就傳遍了鄭州古玩界,但凡是人在鄭州的,都正憋著勁往這趕著呢。
“咳咳,大家安靜一下,今天能請到莊老師,來咱們古玩城做客,大家是不是先表示下熱烈的歡迎啊?”
張力這會不知道從哪里找出了個擴音喇叭,站在房間的門口,大聲的喊了起來,這人數雖然多,但是進入到房間里的,都是在鄭州古玩界小有名氣的人。
而另外一些藏友,則是“自覺”的排起了長隊,沒辦法,有不自覺的,保安那電jǐng棍立馬就指了過去。
“行了,我也不耽誤大家的時間了,現在就有情莊老師開始鑒定吧……”
掌聲響起之后,張經理很識趣的收起了喇叭,一屁股坐到莊睿的身邊,能在專家旁邊觀其鑒寶,這也是一個學習提高的機會嘛。
第六百九十四章山居圖(下)“莊老師,麻煩您給看看這幅畫……”
老齊是第一個到的,自然是第一個上來鑒定,此刻老齊已經收起了自個兒“玉石專家”的架子,很是恭敬的將手中那幅畫,擺在了莊睿的面前。
“您這物件,是從哪里來的?”
莊睿早在老齊進屋的時候,就用靈氣觀察過他手中的卷軸,發現里面蘊含了極其濃郁的白sè靈氣,應該是近代大師的手筆。
“呵呵,前些年去上海,從一個老朋友手上換來的,我不太懂山水畫,所以拿給莊老師看看,是否為蕭俊賢先生的真跡?”
老齊笑了笑,他拿出這幅畫,一來是他花2萬塊錢買到手的,的確想辨認下真偽,二來,其實也有點用這幅畫,考究下莊睿的意思。
蕭俊賢雖然為近代著名畫家,但是名頭卻是沒有張大千、徐悲鴻和齊白石等人響亮,一般不是專業玩書畫的人,甚至都沒聽過這名字。
莊睿聽到老齊的話后,點了點頭,臉上沒有什么表情,不過心里卻是笑了起來,莊睿知道自個兒的短處,就是對實物的傳承來歷方面的知識,知道的比較少,所以他想了個笨方法,一股腦的將古今許多名人的簡歷以及藝術風格,都背在了腦子里。
結合自己的眼睛鑒別能力,加上自己對古今藝術家們的了解,莊睿現在絕對當得起“專家”二字的稱謂了。
對于蕭俊賢,莊睿還是有印象的,并且不需要打開這卷軸,莊睿心里已然認定,這幅畫應該是蕭俊賢的真跡無疑。
因為蕭俊賢雖然是湖南人,但是晚年卻在上海生活,并且以賣畫為生,老齊從上海搞到的這幅畫,已經說明了一部分的問題。
戴上手套之后,莊睿緩緩的滾動一邊軸桿,把這幅畫攤開在了桌子上。
這是一幅典型的中國水墨山水國畫,畫風非常的淡雅,遠近分明,在一層層往遠景推的時候,表達出了一種很高遠的境界,顯示了作者不凡的繪畫功底。
“莊老師,莊老師,您怎么看這幅畫?”
莊睿鑒定的時間長一點不要緊,但是門外還有上百人等著鑒定呢,張經理不由小聲喊了莊睿幾句,讓他快點做出點評。
莊睿的原本正沉浸在這幅山水國外里面,突然被張力給打斷了,抬起頭,有些茫然的說道:“啊?不錯啊,不錯,是蕭俊賢的真跡……”
只是莊睿這話,未免有點欠缺說服力,這古玩不單是假的要指出問題來,就是真的,你也要說出他的風格和特點,當然,這里更多人關心的,是它的價位。
所以莊睿這句話一說出來,老齊和一些行家,臉上均是露出一絲失望和輕視的神情,現在又沒有人和莊睿對質,真假還不都是他那張嘴隨便說嘛?
經過了先前淘玉事件之后,老齊沒有那么冒失了,很有禮貌的說道:“莊老師,您給點評一下吧?”
“呵呵,那我就隨便說幾句吧……”
莊睿的目光依然是放在畫上,用手輕輕拂過那濃墨淺淡之處,說道:“中國的山水畫,對于淡墨和焦墨的勾勒,是非常講究的,濃墨淡彩,要適可而止,要恰如其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