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在莊睿取出青解鏡的時候.德叔就戴上了一副白手套,按過青銅鏡和旁人遞來的放大鏡后.仔細的觀察了起來。 看了大概有三四分鐘的時間、德叔的眉頭微微皺起,居然將手套脫下.用食指輕輕的在鏡面摩挲著、臉上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 “睿,這銅鏡背后的紋飾.雖然看不太清楚的.勉強能辨認出來一點輪廓、不過應該是佛教的飛天圖.而且是中原式飛天,也就你判斷的年代基本吻合……” 德叔所說的飛天圖,起源于敦煌.不過在北魏時期.敦煌飛天深受印度和西域飛天的影響.大體上是西域式飛天.多有西方的文化色彩。 而中原式飛天圖,則是在西魏到隋朝的時候興盛起來的,形式多表現(xiàn)為佛教天人與道教羽人,德叔之所以作出了這個判斷.是因為在銅鏡背面.勉強可以現(xiàn)一個道冠。 德叔頓了一下.接著說道:“至于這銅鏡有影射的效果,按照我的觀察,應該和這面銅鏡研磨時的紋路.有很大的關系.它是通過這些用肉眼很難看出的細微紋線.勾勒出來這尊菩薩造型的…… 至于具體到哪個年代.我想、應該是隋朝.因為隋代觀音坐姿居多.相貌大多端莊睿祥,整體生動流暢.服飾飛舞飄逸.和影射出來的圖案極為相符……” “德叔.還是您老厲害、這尊觀音的影射效果.的確如您所說. 就是鏡面紋路造成的,不過對于它的斷代、我一直不敢下結(jié)許.得.回頭能把年代添加到標注牌上了……” 德叔話音剛落.莊睿就翹起了大拇指,他真的是心服口服.因為用普通的放大鏡.壓根就無法現(xiàn)這銅鏡表面的紋線,而德叔僅僅是用手指感覺了一下,就淮確的做出了判斷。 和莊睿必須使用眼中靈氣.才能看出端倪相比.德叔無疑高明了許多.雖然年齡這兩年已經(jīng)不怎么給人鑒定物件了,還是老而彌堅.肚子里的學問、仍然夠莊睿學上幾年的。 通過德叔的講解.莊睿也又多學了一抬,他先前一直沒有注意影射出來的觀音圖案.是隋代最常見的造型,居然還可以通過這個來斷代? 看來這鑒別物件.每一個細微之處.都是不能疏忽的。 “好了.大家都到門口去集中吧.咱們吃完飯回來后.下午還有一場學術(shù)交流呢……” 在把銅鏡放回到展柜之后.莊睿讓楊劍帶領保安開始清場了。 嚴格說來,下午博物館才算是正式開業(yè).到時會有好幾家旅行社組織一些游客前來參觀的。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