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天氣逐漸變暖,二月早春寒漸漸褪去,三月陽春即將來臨,又又又到了又到了文人仕女游春交往的季節。 今年春季京師沒有詩霸秦德威,其他人在文壇終于有出頭之日了,所以京師文人們格外活躍,一掃近幾年來的低迷氣象。 對關鍵崗位的股肱大臣們而言,時間主要還是圍繞工作來安排。 嚴嵩嚴首輔坐在文淵閣中堂,透過門戶望著庭院中的花草樹木。 常言道,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他剛剛過了耳順之年,但卻覺得,自己越活越迷茫了。 他這個首輔,大概是大明歷代最沒滋沒味的首輔吧? 在閣四個人里一半是對立面,西苑還有個軍機處分權,司禮監也跟自己不是一路的。最***的是,這一切都被三千里外的某個人遙控著。 這個首輔當的實在沒意思,要不就辭官算了?嚴首輔看著門外花開花落云卷云舒,生出了歸隱的念頭。 熟悉嚴首輔的人都知道,嚴首輔很能隱忍。但此時嚴首輔真感覺,已經忍無可忍了啊,打又打不過,不辭官還等什么? 其實真正阻礙嚴首輔辭官的人,是那些黨羽,所有黨羽都不希望嚴首輔辭官。 因為嚴首輔辭官后,在皇帝不醒的情況下,大概率還是要把原來當過首輔的人請回來,比如夏言。 嚴嵩的那些黨羽,沒人希望夏言回來反攻倒算、清算叛徒! 忽然看到軍機處辦事的許谷拿著一個札子,走進了文淵閣中堂,對閣老們說: 「浙閩總督秦德威六百里加急報捷!近日攻克海寇窩點雙嶼島,斬首一千五百,匪首許棟、李光頭皆被斬首!另又剿滅海寇王直,斬首五百!」 嚴首輔聞言便道:「朝廷派秦德威是為了平倭,不見殺倭立功,卻只拿這些烏合之眾來充數!」 因為秦德威不在朝,暫時排名第二的閣臣張潮對許谷問道:「只是捷報而已,何必親自送來?」 許谷答道:「按道理,有捷報就要議功,何況這是斬首二千的捷報。別人也沒資格給秦德威議功,故而來提醒閣老們商議。」 嚴嵩突然意識到什么,又對許谷問道:「為何不見王浚川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