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當晚嚴嵩悄悄將毛伯溫請到家里,又把夏言的決定告知與毛伯溫。 「我打死也不接受這個浙閩總督的任命!"毛伯溫態度莫名的激烈。 這讓嚴嵩有點詫異,你毛伯溫也是個老官僚了,風風雨雨也經歷了不少,至于這樣激動么? 然后又聽到毛伯溫說:「我不想再跟在秦德威后面,接任他的總督!」 原來如此!嚴嵩頓時恍然大悟。 當初秦德威出任宣大總督的時候,就是夏言讓毛伯溫去接任的,結果給毛伯溫留下了巨大心理陰影。 這次秦德威卸任浙閩總督,結果夏言又讓毛伯溫去接任。 從這個角度想,確實有點羞辱人的意思了,難怪毛伯溫心態炸了。 毛伯溫想了想后,發狠說:「若讓我去接任浙閩總督,我寧可徹底辭官回鄉,從此不問世事!」 這是嚴嵩最不想看到的,如果毛伯溫徹底退隱,那嚴黨豈不平白損失了所有?如果去當浙閩總督,那多少還能保存了一些元氣。 于是嚴嵩便勸道:「吾輩身處廟堂,自當有顧全大局、忍辱負重之心,何必意氣用事?走一趟浙江,難道比丟官還可怕?" 毛伯溫感到了深深的失望,自己也許選擇錯誤了,在兩年前的人生的十字路口。 那時夏言被罷退,他為了自保,必須在嚴黨和秦黨兩大陣營之間選一個,結果他綜合比較過后,果斷選擇了嚴黨。 如今遇到事了,有人要動自己位置了,嚴嵩卻只會勸自己隱忍,只會讓自己忍辱負重。 如果是秦德威,又該會如何對待自己的黨羽?其實這個問題不用想,現實早就有了答案。 迄今為止,戶部、兵部、禮部還在秦黨手里。 核心人物不在場的情況下,也直接騎臉懟了夏言,沒聽說什么要隱忍和忍辱負重。 越想越是鬧心,毛伯溫現在可以肯定,自己當初真的選錯了人! 如果自己是秦德威的黨羽,絕對不至于遭受如此奇恥大辱! 想到這里時,毛伯溫忽然福至心靈,開口道:「且先靜觀其變!夏首輔構想未必就能成功,秦德威肯定阻止他,那樣我就還是不動?!? 嚴嵩:「……」 你這個嚴黨骨干,竟然對秦德威如此有信心?你的思想很危險啊,再這樣下去就有可能發展為三姓家奴了! 毛伯溫所說的靜觀其變沒有等太久,夏言這兩日找了大太監黃錦打聽嘉靖皇帝的狀況,又選了個皇帝情緒不錯的黃道吉日,來到仁壽宮覲見。 不是夏言過于小心,而是他深深的明白,若想針對秦德威必須要盡可能利用上所有的有利條件,包括玄學領域的吉日挑選。 一進仁壽宮正殿,就看到國師陶仲文老道長正在對嘉靖皇帝講述什么,似乎就是《洪荒紀》。 之所以嘉靖皇帝只用陶道長來 講,是因為陶仲文能在內容中夾雜道教理論,更是讓嘉靖皇帝癡迷。 夏言皺起了眉頭,不是前兩天送的幾頁更新么?為何還沒有講完? 此時的夏首輔還不知道,秦德威知道了嘉靖皇帝開始聽《洪荒紀》后,利用驛傳系統和特權,每隔一兩天就發一次夾著更新章節的密疏。 好不容易等到嘉靖皇帝聽陶仲文講完了 如果按照二十一世紀網文的反套路,截教和通天教主在大部分洪荒里,都是比較正向的人物。 但秦德威卻明白,這個反套路當下是絕對不行的。當今觀念講究的就是正邪不兩立和忠義孝烈,所以闡教和元始天尊才是正道之光。 果不其然,嘉靖皇帝把自己帶入了元始天尊的角色。 交待完了對章節的意見后,嘉靖皇帝才轉向夏言,問道:「爾有何事?" 夏言沒有貿然的上來就針對秦德威,而是先說了幾件其他事情,然后才開口道: 「關于浙閩總督之事,臣以為應該繼續設立,但又不能按照秦德威的想法設立!" 嘉靖皇帝不動聲色,又問了一句:"這是為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