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001-《華娛從北電2002開始》
第(3/3)頁
楊永按很自豪的為李牧介紹了一番。
盧米埃爾兄弟發明使用的電影攝影機、國內第一部故事片兒《難夫難妻》,第一部藝術片兒《定軍山》.
楊永按一邊走著,還介紹了華夏電影百年發展歷程以及電影科技博覽。
“說起電影科技,我們在場的人李導才是專家。”楊永按笑著說道,陪同的工作人員也都笑了起來。
李牧擺了擺手:“哪里,都是前人的功勞。”
“李導,這就謙虛了,誰不知道現在3D的劃時代之作出自李導的手!”
陪同的人紛紛點頭。
李牧和楊永按兩人也是商業互捧了許久。
“李導,作為國內第一部3D之作,對于華夏電影界、華夏電影史來說都是有突破性意義的,它的上映更填補了中國立體電影的空白,我代表華夏電影博物館正式邀請《2012》加入。”
楊永按邀請李牧前來的目的很明確,作為第一部有國內參與制作的3Dimax電影,華夏博物館肯定是要將其留下的。
李牧沒有拒絕,這是《2012》應得的榮耀:“已經在制作拷貝片了,兩天內就會送來給博物館!”
“那就謝謝李導了,《2012》就是3D電影展覽區的001號了!”
楊永按也是很開心,直接給《2012》排了編號,這部極具意義的3D電影拷貝片,即將成為華夏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
隔天的新聞報道,“國內首部立體電影《2012》載入電影博物館!”掛上了門戶網站的頭條。
田壯莊看到后,立刻給李牧打了一個電話,北電也有校史館啊,《2012》拷貝片掛在北電也極具意義。
田壯莊說完還打趣道:“我還有點后悔選了《2012》作為你的畢業作品了,現在校領導是既開心又苦惱!”
北電導演系的老師們肯定都去看了電影,李牧的畢業作品他們是要評分的。
看完后,失望是沒失望,反而是超標了,這商業片,北電得過多少屆才有人能打破記錄。
怕是后面的導演都不敢拍商業片作為畢業作品了,全跑去拍文藝片了。
當天就有人提議,要不要換一部畢業作品吧,這《2012》給后面的學生太大壓力了。
北電校領導現在很糾結,用《2012》作為北電研究生畢業作品的標桿,對于北電而言,那是揚名海內外的機會,這可是推動全球3D進程的劃時代大片。
但是用了之后,后面的導演怕是再也找不到能拍出超越這部電影的人了,這就是一座大山,壓在未來導演身上。
李牧倒是無所謂:“江山代有才人出,總會有人能打破記錄的。”
田壯莊有些無奈:“你說這話,你自己信嗎?10天就6.6億美元,你這擺明就要沖《泰坦尼克號》記錄去的,北電能出一個你,就燒高香了,我想象不出還能出第二個。”
“嘿嘿,你們頭疼去,實在不行用《你的名字》也行,反正也符合規定。”
李牧笑了笑,反正規定還不是北電自己說了算,只要在期限內,換個畢業作品而已,頂多也就被媒體吐槽一頓,但是大家都能理解。
“拷貝片別忘了,校史館也得弄個3D電影的位置了。”
田壯莊掛電話前,還特意叮囑。
“放心,絕對忘不了。”
“.”
“學校看起來很苦惱啊!”劉伊菲在一旁聽完李牧和田壯莊的對話,腹黑的笑了笑。
李牧撇了撇嘴:“我當初建議過,讓他們選《你的名字》,或者用我新拍的文藝片,他們非要用《2012》。”
“那你覺得他們最后會怎么選?”劉伊菲很好奇。
“死豬不怕開水燙,后人的事后人解決,估計他們還是用《2012》。”
名和利,總得選一樣吧,文藝片有的是人拍,但是《2012》這樣劃時代的電影,錯過了可就沒這么個機會了。
這可是影史留名的機會啊!
按照李牧對于北電的了解,這一次他們肯定硬著頭皮用《2012》作為李牧畢業作品。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