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那些年》拍攝進度進入了中后期,時間確實用不了兩個月,劉伊菲這個新人導演磕磕碰碰也就消耗了一周的時間。 “回來了!”劉伊菲沖李牧甜甜的笑了笑。 劉伊菲今天穿著一件灰白色的T恤,石磨藍的牛仔褲將腿型繃的筆直纖細,兩只手套著防曬冰袖,頭發(fā)梳成馬尾,干練中不失可愛,戴著個棒球帽,笑起來梨渦淺淺。 “看來寧昊他們沒說錯,還真是曬黑了一點。”李牧細細看了一下劉伊菲的臉龐。 “這有什么的,回去一下就白回來了。”劉伊菲壓根沒當一回事。 李牧也頗為贊同,這小妮子皮膚基因確實好啊,恢復的很快。 “感覺唱唱演戲時有點壓著亞聞。”劉伊菲在和李牧說著這些天導戲的感覺。 “正常,青春片里這種情況有點常見,只要不產(chǎn)生太大的差距就行,這樣反而讓人更有代入感,女生本來就比男生先成熟” “對了,黃博那邊約好時間了嗎?”李牧看了看現(xiàn)在的進度,距離最后一場戲怕也是快了。 “他說什么時候都有空!” “.” “唱唱,亞聞,你們過來一下!”劉伊菲又要準備給演員們說戲了。 李牧退后了兩步,將位置讓了出來。 “唱唱,你現(xiàn)在是接到了柯景騰這個你曾經(jīng)喜歡的人的電話,哪怕現(xiàn)在你也喜歡著他,所以當他打電話給過關心你地震有沒有事的時候,你是表現(xiàn)的既欣喜,又感動,你要通過動作和神態(tài)表現(xiàn)出來,比如” 劉伊菲看了一下周圍,“比如那個柱子,你接到電話在那里停下,需要時不時看著腳尖,時不時抬頭在回憶,你的另外一只手有時候需要無處安分,臉色帶著微笑又夾著苦澀,隨后身子靠在柱子上,仿佛陷入了回憶” 李牧在后面聽了聽,雖然還不是特別成體系,但是給演員說戲是沒什么問題了。 這也是導演必須具備的一個能力,就是完全吸引住演員,導演要把自己腦子里已經(jīng)形成的一個立體的人物一個一個灌輸?shù)窖輪T的腦海里。 這不是告訴演員某個動作怎么做,而是完整地告訴演員所有的動作該怎么做,怎么做才能最恰當?shù)乇磉_出人物性格。 很多新人導演犯的毛病就是告訴演員不具體的形象,比如:”你是一個極易生氣的人!” 這也演員會非常迷茫。 正確來說,導演應該告訴演員:”你是一個一生氣就會喘粗氣,一只手會狂撓自己的頭發(fā),另一只手會握緊拳頭。“ 作為導演,所有的人物性格,都應該全部都轉(zhuǎn)化為具象的動作,不然演員又會迷茫 在拍片的同時,導演也要引導演員的表演.盡可能地讓演員明白到什么地方該做什么事情,怎么做,做到什么位置.這是電影的調(diào)度。 有的演員可能比較缺乏表演的能力,比較難控制自己的表情,導演這個時候需要親自上陣,表演給演員看,讓演員看一下自己該怎么做,導演本身應該是懂得表演,懂得臺詞的。 比如陸洋在《繡春刀》的時候,就表演過劉詩思的戲份給她看。 導演應具備的能力很多,表演,臺詞算是其中一部分,這也是演員轉(zhuǎn)型導演的優(yōu)勢之一。 也有導演喜歡讓演員自由發(fā)揮,有時候李牧也喜歡用這種導戲方式,當然,這也需要演員是具備足夠的靈性的或者說演員懂導演需要什么。 《火星救援》里,李牧就比較少和姜聞說戲,因為姜聞是懂的,他能大概猜到李牧想要做什么,選這樣的演員,就會輕松不少。 如果對應導演的理論,前者是布萊希特的導戲方式,而后者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導戲方式。 劉伊菲這邊應該是說完戲了,隨著一聲“Action”,整個劇組都行動了起來。 此時沈佳宜(舒唱飾)站在大馬路邊,馬路上也都是人龍。 沈佳宜此時正和男朋友一起漫步,突然間接到了柯景騰的來電。 沈佳宜:柯景騰? 柯景騰:沈佳宜!你……你沒事吧? 沈佳宜:我沒事,但街上都是人呢。 柯景騰:嚇死我了,我剛剛聽到震央可能在你這,有旅館整個垮下來了……總之,你沒事就好。 沈佳宜:……謝謝。 柯景騰:那……沒事了我…… 沈佳宜用手勢告訴男伴,她要一個人去旁邊講電話 沈佳宜轉(zhuǎn)身走進戲院旁邊的小巷子里 沈佳宜:(打斷)我很感動,真的。 沈佳宜走到小柱子旁邊,停下腳步,微笑,不停講著電話,一直靠著柱子 “咔,過了,下一場!” 劉伊菲已經(jīng)在準備下一場的鏡頭了,舒唱和朱亞聞兩人倒是走了過來李牧這里。 “是不是發(fā)現(xiàn)茜茜導演的很好!”舒唱說起來還很驕傲,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她導演的。 “還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