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到了第二周,破了2億后,票房似乎沒有穩住,開始往下跌,這讓淡定的韓三評有些慌了。 韓三評急急忙,讓黃建新拉著一圈明星,再搗鼓了一波宣傳. 遠在金陵拍攝《十三釵》的張藝某,歷時164天,從白雪紛飛的金陵冷冬,拍到了炎炎烈日的江南酷暑,終于完成全部拍攝,順利殺青。 這部電影未拍攝就已經定好了在賀歲檔。 目前已經宣布計劃在賀歲檔上映的大片除了《十三釵》,還包括《龍門飛甲》、《白蛇傳說》《大魔術師》、《一代宗師》等多部大片,其中唯有張偉平叫出了10億的票房預期,且表示勢在必得。 “PK最基本的條件是在同一個時間,如果其他片子不是與‘十三釵’同一天上映,就是傍著炒作。” 張衛平的自信,讓圈內人略感無語. 夢影,李牧正在辦公室內查看著私人飛機的信息,他早在07年就想買一架這個大玩具來玩玩,而且他確實也需要。 可惜以前因為國內低空飛行等方面的政策影響,因此私人飛機之前在內地發展極其緩慢。 私人飛機用途多為個人及其隨行人員自用或商用的出行提供方便,算是一件奢侈品。 截止去年中旬,內地范圍內注冊的私人飛機數約為20架,另有大約三倍數量的大陸華人或企業擁有的私人飛機注冊在境外及香江等地。 2010年8月“華夏上海商務與私人飛機展”是內地第一次有專注于私人飛機的專業展會。 緊接著,2010年11月珠海航展期間,政府正式發布了關于促進華夏低空開放的相關意見稿。 以上兩個展會的相繼舉辦,讓2010年被普遍認為是為華夏私人飛機業開始高速發展的元年。 現在進入2011年,李牧也是趕上了好時候。 內地擁有私人飛機的明星,還是有一些的,最知名的應該是“本杉號”,斥資3000萬美元購買的Bombardier Challenger 850私人飛機,有“空中辦公室”之稱。 此外,苗圃、劉桃、馮大炮、陳道銘、李連節、程龍等都擁有價值不等的私人飛機。 “路語,幫我收集一下私人飛機的資料,晚點發我郵箱。” 李牧干脆直接把這事交給秘書做得了。 “好的,李總!” 路語點了點頭,輕輕關上了辦公室的門。 晚上,資料便已經發到了李牧的郵箱,他拿著手提電腦,查閱著秘書發來的資料。 劉伊菲饒有興趣的看著屏幕。 “現在主流的就是達索獵鷹900、萊格賽650、波音公務機2、波音747、灣流G650、灣流G-550、空中客車A319、空客A380和龐巴迪環球7000” 李牧看向劉伊菲:“伱覺得買哪種好?” 劉伊菲頓時一臉懵逼:“啊?” 緊接著又看了看資料,感覺照片里,每個飛機其實也沒多大差距,光看照片肯定是看不出的。 劉伊菲想了一下,連忙搖了搖頭:“我不太懂,你要是問我買什么口紅,我能把色號都告訴你,這個你決定就好了。” “我們要自己買嗎?” “用公司名義買,當公司固定資產了,我們這身份不適合太高調。” 影視圈幾大公司,也就夢影晚了一步,其余的在去年開始陸續就已經購買了,只不過都是掛在公司名下。 “其實這個灣流G550比較合適,長28.5米,除了駕駛和空乘,還能乘坐18人,有4個生活區,關鍵是普通的飛機的客艙增壓系統能讓艙內的氣壓保持在海拔2400米的水平,而灣流G550可以保持在海拔1800米的水平,讓人在旅途中感覺更加舒適,算是航程最遠、性能最優、客艙最寬敞、舒適性最好的豪華公務機。” 李牧看著資料,喃喃自語道,他就想經常飛的時候,稍微有個好的休息感覺。 “到時候看一眼,讓銷售給我們講解一下。”李牧關上電腦,看這么多不如直接讓人介紹。 “飛機銷售.” 劉伊菲眨了眨眼,這玩意聽起來還挺高端的樣子。 后面的事,李牧就吩咐路語去聯系了,安排好日子去實地看一看。 飛機買完后還有一堆事要處理,首先得找一家公司掛靠管理,付保養管理費,飛行時候還得付工資,機場降落也得花錢,其實養一架飛機每年花費也不低。 不過像李牧這樣,工作性質導致需要經常到處飛的人來說,總會方便一些。 李彬彬現在著實的很忙,上海電影節的開幕式紅毯上,李彬彬先是以聯合出品人的身份,攜華語大片《辛亥革命》劇組第一個走上開幕式紅毯。 最后又與好萊塢女性史詩電影《雪花秘扇》眾主創再度壓軸亮相,為紅毯收官。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