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額” 李牧從沙堆里抬起頭來,有些尷尬。 不過劉伊菲此時的樣子屬實比較搞笑,畢竟她頭發(fā)長,沙子聚集起來更多,看上去特別狼狽。 “咳” 李牧微微咳嗽一下,掩飾自己想笑又不能笑的表情。 “哼,笑吧。” 劉伊菲連忙從沙堆里起身。 “李導,剛才那一幕我感覺可以當做宣傳視頻發(fā)出來,剛好我們不是要做宣傳物料嗎?” 劇組的人員建議道。 “對啊,李導” “這用來做宣傳物料不錯啊” 眾人討論了起來。 李牧細微思索了一下,轉頭看向劉伊菲,他倒是沒什么關系,主要是這囧樣,似乎劉伊菲鏡頭更重一些。 “可以啊!” 劉伊菲也不在意,反正又不是什么事。 想起剛才那意外,她都有些忍不住樂道了起來。 “行,那等收工回去整理一下,找個時間發(fā),繼續(xù)拍攝。” 拍攝繼續(xù),這一次倒是很輕松的過來,剛才只是個意外 《地心引力》還在3月的檔期里橫行,雖然經(jīng)常跌落千萬票房,但是依舊可以持續(xù),就在這時,一本文藝片從檔期里殺了出來。 許鞍華這次終于可以揚眉吐氣了,《桃姐》上映后,以1300萬票房成為當天的票房冠軍。 “策略不錯,片子也不錯。” 李牧看完《桃姐》這電影的宣傳策略,真想給發(fā)行方點個贊,這套口碑宣傳和手法倒是值得學習一番。 要知道《桃姐》去年9月在威尼斯電影節(jié)首次亮相,就獲得了媒體和影評人的一致好評,女主角葉德閑也憑借該片獲封威尼斯影后,但發(fā)行方并沒有“趁熱打鐵”當時就在內(nèi)地上映。 原因是國際電影節(jié)的獎項現(xiàn)在對票房的刺激作用已經(jīng)微乎其微,他們希望用口碑的累積發(fā)酵來催化票房。 接著去年11月底的寶島金馬獎頒獎典禮上,《桃姐》又拿下“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三項大獎,發(fā)行方仍然按兵不動,死守“婦女節(jié)”檔期。 現(xiàn)在終于開花見果了。 “香江電影沒死!”. “重啟香江電影的輝煌,《桃姐》將創(chuàng)港產(chǎn)文藝片票房最高紀錄.” 香江的媒體已經(jīng)沸騰了,多少年過去了,終于有能值得吹捧的電影了。 李牧這邊很快就收到了于東的電話。 “哈哈哈,李導,沒打擾你拍戲吧。” 于東的笑意,電話里都掩藏不住。 “于總,今天收工了。對了,還得恭喜于總打了一個好仗啊!” 《桃姐》的發(fā)行方正是博納影業(yè),不得不說,于東這步棋走的好,這真是既叫好又叫座了。 于東謙虛道:“哎,比不上《地心引力》,這點宣傳套路還是從李導的夢影傳媒學來的,學了點皮毛。” “對了,李導,晚些天我們舉辦慶功宴,你有沒有空,也一道來呀,圈內(nèi)里很多導演演員都參與,大家一起聊聊.” 于東在盛情邀請,人與人的關系就是這樣一點一滴的積累起來的,不然哪來的交情可言。 他以前在體制內(nèi)可太懂這套了。 出來后更是運用的淋漓盡致。 “算了,這邊拍攝走不開,總不能浪費你們投資人給的錢吧。” 李牧笑了笑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