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五分鐘一小打十分鐘一大仗的進度交織著父女親情、男女之愛、正邪痛苦抉擇的三條心理線,以逼人的姿態推動情節發展。 如果把它當作爆米花的電影,倒是全片高潮迭起,爆點連連,不少場面都讓人捏一把汗,也有不少場面令人大呼過癮。 而且劉德華把這個角色演得有血有肉,張力很足,更能讓人產生很深刻的思考。 但是也就那樣。 李牧微微搖了搖頭,香江近些年的警匪片還是局限性太大了。 因為電影依舊還是講述“一個好警察如何在重重壓力下執法”的故事,沒有明顯的劇情創。 要知道武戲占大多數的情景下,文戲點綴調和的作用尤為明顯,如果刻畫不足,立意不夠鮮明,整體沒有打動人心的部分,只剩武戲帶來的感官刺激,這不能算作成功。 《無間道》真是巔峰啊。 李牧感慨道,香江電影的衰落人盡皆知,警匪片也是被認為是其目前僅存的優勢。 那些以槍為道具主角的電影—警匪片、黑幫片還有形形色色的江湖片,是香港電影的代表類型之一。 《風暴》這電影吸引了不少懷舊情懷的影迷朋友。 對于生于1970年代和1980年代早期的內地觀眾來說,這種類型片就是青春期啟蒙,他們在錄像廳或者借來的錄像帶里認識香港、兄弟情義、江湖以及性。 而對于香港觀眾來說,則是銀都戲院這樣如今不復存在的地方。在1990年代之前一票難求、大排長龍看警匪片的場景,很多人還記憶猶新。 這是港片的特殊意義所在,香港電影的起落也總是和這種類型片聯系在一起。 但是劉伊菲沒有多少感觸,她感覺自己被觀眾的好評欺騙了,感覺并沒有那么好。 “比你的《調音師》差的有點遠?!? “蘿卜青菜各有所愛。” 李牧笑了笑,這電影及格還是及格的,但是票房能突破到哪,還真不好說,在李牧看來這電影后勁可能不算強。 《調音師》僅在《風暴》上映當天沒能守住當天的日票房冠軍寶座,隔天便重新將冠軍寶座奪了回來。 盡管領先優勢很微弱,但是一部上映10天的電影依舊能維持著兩三千萬的日票房,這后勁也是沒誰了。 或許也只有年初的《西游降魔篇》以及國慶的《明日邊緣》能比了。 不過顯然《調音師》表現還是比這兩部弱一些。 這幾天,寧昊似乎低調了不少,每天按時按點的出現在《心花怒放》的后期室里。 李牧回去掃了一圈,見寧昊還自己給自己揉了揉腰,似乎有些勞累。 “呦,寧大導演,不去哈皮了?” 李牧坐下后,笑著調侃了道。 寧昊幽怨的看了他一眼,唉聲嘆氣。 “你可別怪我,我可是打了電話給你的,你這怪不得我。” 李牧翹著個二郎腿,悠哉游哉道。 “我們之間出了個叛徒” “.哈哈哈,不行了,你讓我笑一會兒?!? 李牧拍了拍大腿,狂笑道。 一旁的人都看了過來。 “大老板怎么了,怎么笑得這么高興” “誰知道,估計和寧導說到什么高興事了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