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一些野心沒那么大的已經將主意打到其他角色上去了。 “那李牧導演方便透露一下電影類型嗎?新電影是商業大制作還是文藝片呢?” “文藝片。” 李牧沒有猶豫,反正已經是確定好的事了。 “我還以為會是商業大制作,像拍大片,三位導演都很在行了,如何拍出一部又有中國人的觀念,又能讓全世界人民又看得懂的大片,三位導演有沒有什么高見?” “商業大制作,那還是李牧導演拍得多,全球票房排行榜李牧導演占了幾部電影。” 李按笑了笑,“應該李導先聊聊,我們抄抄作業。” 張藝某點了點頭,顯然也認同。 這些年李牧的商業片不少,成績斐然。 眾人也是紛紛鼓掌示意。 “拍大片表面要滿足觀眾,里面再夾東西” 李牧淡淡道,“很多導演很喜歡把自己對于世界的理解等等東西加在電影里,當然這也確實是拍出了很多經典之作,但是拍商業大片,不能本末倒置。” 無論是現場還是正在網絡前看直播的觀眾,都細細在聽著。 其中國內還有不少導演也在關注著。 像陳凱哥,馮小鋼等人也在默默聽著李牧的見解。 “我覺得你在做一個大片的時候,起碼你這兩個東西要有:表面的東西要有,能夠賣座,你花那么多錢拍,一般人進了戲院不知道看了什么,觀眾一肚子氣,那是不行的。 深層次也要有,因為一部經典的電影,不會流于表面。 電影有它的套路,套路的東西說得通,基本語匯說得通,這是功夫。 我在拍《地心引力》的時候就比較成熟一點,兩方面都能交代清楚。 觀眾要看的是能讓人身臨其境的太空場景,看那浩瀚無垠的宇宙,情節如何跌宕起伏。 至于如何讓全世界的觀眾都看懂,我相信語言盡管不同,但是人本身就有很多相同的共性,比如看到好玩的會笑,經歷傷心的會哭,會孤獨寂寞,會恐懼,情感一直都是電影的鏈接世界的鎖鏈。 至于什么是深層次,我相信兩位導演比我更精通,比如《地心引力》里女主角下飛船捧起那堆泥土的時候,我相信很多觀眾是有觸動的,那就是電影的升華。” “我靠,李牧這理解挺可以啊,通俗易懂,難怪拍的電影我能看懂。” “廢話,這還叫可以?這世界都頂尖的水平了。” “我就看到有點想哭,但是我沒想到那么深層次的東西,我是不是智商不行?” “兄弟這跟智商沒關系,放心.” 觀眾們對于李牧這理解也是十分贊同,紛紛表示認可。 倒是姜聞此刻心里有些嘀咕了。 “我是不是放了太多自己的東西進去了。” 姜聞聽完后,開始細細回味自己拍攝的《一步之遙》。 “應該也還好,都很簡單的玩意,觀眾不至于看不懂吧” 姜聞再次開始麻痹自己。 現場。 李牧放下話筒,掌聲在禮堂內如雷鳴般響起。 “李按導演,張藝某導演.” “說的太好了,李牧導演理解的很深,我贊同,我能抄作業嘛。” 李按贊嘆道,順道開了一個玩笑。 “我也是。” 張藝某也接上了。 “哈哈哈” 眾人紛紛大笑,顯然也沒想到幾個導演還能唱個東北二人轉的劇情出來。 李牧頓時捂著額頭,被逗笑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