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牧也很自信。 卡梅隆幾人聽李牧這么一說,期待值也是直線拉升。 在眾人的期待中,《星際穿越》徐徐拉開帷幕。 遙遠的太空中 一顆中子星正沿著軌道高速行進,粉碎著任何阻擋它的天體。 星系中央的黑暗把它吸引住了--那是一個黑洞。 一小束沖擊波消失在了一個水晶球樣的太空洞中,突然出現在了太陽系。 這束逐漸微弱的沖擊波經過太陽,來到了地球。 “我父親那時是個農民,和當時其他人一樣,當然他并非生來就是農民.” 畫面漸漸熄滅,然后切換到了一片玉米地里,迎著狂風呼嘯。 熒幕上突然出現了一架飛機,但飛機發生重大事故,飛行員正是馬修·麥康納。 沒堅持兩秒鐘,飛機突然墜落。 還沒等觀眾反應過來,鏡頭再度切換,馬修·麥康納從睡夢中醒來。 是做夢. 劇情就這樣展示在觀眾面前。 《星際穿越》的故事發生在未來。 但這個未來卻不是人類幻想中美好的未來,而是基于現實危機而最有可能預想到的惡劣未來。 沙塵暴,枯萎病,植物難以成活,氧氣也會隨著植物越來越少而跟著越來越稀薄,終究有一日,人類會因為沒有氧氣而消失在地球上。 影片接下來的前二十分鐘幾乎都是在為這惡劣的生存環境做鋪墊,唯一值得觀眾注意的就是那個在女兒臥室里,總是對書架出手的‘幽靈’了。 要不是觀眾知道這是一部科幻電影,只前二十分鐘來看,這部電影更像是一部懸疑電影。 不過哪怕如此,前二十分鐘依舊刻畫的很精彩。 因為它把電影最重要的一部分刻畫出來了,那就是人類的情感。 觀眾也很清楚,這是在鋪墊,但是鋪墊也有水平高低,顯然《星際穿越》這部分鋪墊是成功的。 情感,是任何電影中最吸引人的東西。 縱觀全球影史任何一部經典電影,都少不了這方面。 可能觀眾也沒想到,這二十分鐘,將是這電影最需要注意的地方,因為一切的開始和結束,都和其密不可分。 “不要溫順地走入那個良宵,老年應當在日暮時分燃燒咆哮.” 這個詩句,一遍遍的在觀眾耳中回響。 觀眾越看到后面則越深陷其中,越來越被片中流露的深深的文藝情節和略帶傷感的人文情懷給震撼。 《星際穿越》這電影完全脫離了一般科幻片的只注重邏輯,缺乏更深的核心理念的弊病,而真正做到了震撼人心。 尤其當當安妮·海瑟薇來到最后那個她愛人所在的星球時,摘下頭盔深深地呼吸一口氣的時候,她的眼中透著深深的哀傷。 此時,她的愛人已經逝去,而她以為人類也已經滅亡,唯有她帶著的人類胚胎,將在這個遙遠的星球,從頭再來。 當庫帕回到太空站,面對垂垂老矣的女兒,喊著自己爸爸的時候,他滿眼的疼愛,和女兒眼中的欣慰,真是令人動容。 宇宙之愛,莫過于這一生父女一場,你的鶴發或許是我的童顏,而我一次呼吸能抵過你此生的歲月。 時長169分鐘,首映禮并沒有中途休息,但是幾乎沒有人離開影院。 觀影結束后,現場無一人起身離場,隨后報以熱烈掌聲。 盡管影片涉及不少專業天體物理學理論,但這并不妨礙現場觀眾和媒體記者熱火朝天的討論。 諾蘭和李牧對視了一眼。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