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唐靜不由的感慨道,這接近兩個月的特訓可不容易,有退役的蛟龍特戰隊成員親自制定的計劃。 能吃苦,吃的這么苦的演員如今這個環境下可不多了。 “還得感謝唐主任專程請了蛟龍特戰隊曾經的隊員來做培訓,不然可能也沒如今的效果” 李牧此刻已經踏入了訓練場,目前還有人在接受訓練。 “我可沒那個能耐,這電影上頭很重視,希望李導能真的拍出風采。” 唐靜擺了擺手,沒有居功,“李導你打的申請也已經全部通過了,相關的幫助海軍這邊會不遺余力,有些問題摩洛哥這邊會給予支持,我們已經溝通好了.” 聽到唐靜這話,哪怕是見慣大場面的李牧也不由露出一絲喜色。 因為他打的申請,可是大場面,畢竟既然是軍事題材,就得有真家伙。 比如坦克、直升機以及軍艦等等。 這樣讓攝影機直接在這樣的設備上拍攝,才有最真實的質感,又有了無人機無法拍攝的廣闊視角。 也許很多人并不是很清楚,在電影里出現一架直升飛機有多難? 在過去,電影里解決航拍的問題,只有大型官方紀錄片才能動用直升機,因為可以拍到更加廣闊的視角,但是很昂貴啊。 要知道當年成龍拍攝《神話》,租用的直升機也是兩萬美金一小時。 只是出現了幾秒鐘一個鏡頭而已。 后來,大家在電影里看到的很多航拍,其實都是用無人機來實現,這樣成本就低了很多。 但是,對于一部軍事題材的《紅海行動》來說,使用無人機,那么真實場景就會失真,絕對滿足不了一部軍事大片的需求。 所以這方面李牧可沒不好意思打申請,既然要拍自然要拍出最好的效果。 何為最好的效果,對于軍事大片而言,那就是需要真實感和質感,這也是李牧打造的《紅海行動》最吸引人的地方。 真實感和質感需要做到三個方面。 道具真實、劇本真實以及最重要的場景真實。 在幾十年前,斯皮爾伯格第一次執導大投資電影,也就是其成名之作《大白鯊》,以當時的技術條件和限制,其實只能選擇棚拍。 但是斯皮爾伯格為了要大海最真實的感覺,一定要劇組將場景設置在大海里拍攝。 當真正布置在了大海,他才發現海里的風向、洋流以及海水和天空的顏色都不是自己能夠控制的。 然而為了最真實的場景,他還是堅持在海里完成了所有的拍攝工作。 《大白鯊》最后的結果,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了。 于是乎李牧將視角放在了非洲,就是因為此,而且這里適合更加宏大的世界觀和更強大的軍事裝備。 這對于一個導演來說,特別是李牧這樣的大導演而言,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這就有了充分的發揮空間。 開機儀式,放在了第二天,這也是唐靜為什么跟著一起過來的原因。 隔天,早上,氣溫開始隨著逐漸升高。 摩洛哥這個地方,當地白天體感溫度經常達到40度,而夜晚又會溫度驟降,即使全副武裝也經常被凍得瑟瑟發抖。 三百多號的工作人員已經聚集在此處。 簡單的橫幅,簡單的儀式,畢竟連媒體都是海政自帶的,沒有通知其余媒體過來,也沒這個必要。 “為什么要拍這一部電影? 在摩洛哥,在這個黃沙遍地的地方,甚至于我們還得從高山下到荒漠,前往戈壁腹地以及更為荒涼的地方去拍攝”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