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牧那邊還沒消息,怕是” 張強此刻正在嘀咕道。 此時業內暗流涌動,不過和大部分人都沒關系,因為這涉及到的都是各大影視企業的老總。 不過大家都知道,影視業都在站隊。 就像華藝、萬達院線去了微影時代一樣,各大影業企業都在下注。 微影時代也聚攏了眾多影業企業,淘票票也不例外,百度的糯米也在奮起直追。 其實影視企業一直“渴望渠道”。 要知道在線購票的比重已經躍升至70%以上,相當于去年大約300億票房是從網上售出的。 而在線購票平臺的格局基本穩定,BAT之外也就貓眼能入眼,其余的公司幾乎很難再插手。 此時王常田睡著都能笑醒。 因為相比夢影傳媒,華藝兄弟、博納影視、萬達影視、樂視影業,光線傳媒在渠道上絕對是最被動的,它不僅沒有任何互聯網平臺,連自己的院線也沒有。 而且他也不是沒有嘗試過,和360一起合作先看網,要做中國版的Netflix,但最后,雙方以“和平分手”告終。 又曾在2015年出資1.3億元,收購票務電商網票網68.55%的股權,但是在外界看來也只是在華藝之后的一次跟隨。 因為早在兩年前,華誼就2.66億控股賣座網并簽“對賭協議”。 而這次,他和夢影傳媒將要控股一家票務平臺,這是一次顛覆之舉。 而且由他們兩家在貓眼,將會排他性地封死了其他競爭對手掌控貓眼的可能性,還有著決定性影響力,這是萬達、博納參股票務電商的做不到的地方。 李牧此刻也是松了一口氣。 因為這兩年他也在等這個送上門的機會。 因為夢影傳媒作為業內民營企業的大哥,而且有著諸多優質精品資源,是票務平臺不可能跳過的一環。 諸多業內影視公司都有自己的想法。 與此同時,于東在自己辦公室內嘆了一口氣。 李牧到現在也還沒消息,八成就是參與貓眼了。 貓眼,其實他也眼饞,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一是現金流不夠,二是按照博納目前的估值,跟貓眼換股會非常吃虧。 而且在BAT夾擊中,獨立后的貓眼,是否能長成一顆參天大樹也是未知事。 “也不知道光線和夢影拿下了多少股份。” 于東在暗暗猜測,如果只是光線倒是好猜,畢竟光線的估值在那,和他一樣現金流也不太充分,雖然比他強上一籌,因為博納私有化花了不少錢。 但是光線的估值比博納高上不少,具備換股可能性。 可惜夢影傳媒也加入,這就難以估摸了,因為業內都知道夢影傳媒的現金流堪稱恐怖,這是一家不需要資本化就能活的風生水起的公司。 “罷了,沒錢想什么都是白瞎。” 于東苦笑了一下,要是當年在A股上市不會是今天這樣,但是奈何一步錯,錯失了太多。 如今重回A股都卡在了審核之中,也不知道猴年馬月。 華藝。 葉嚀也在犯嘀咕。 “也不知道對不對,但是應該錯不了吧.” 背靠騰訊的微影時代,他怎么也想不到敗下來的可能性,畢竟微信的威力,大家都看到眼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