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導,下周有沒有時間,復旦大學有一場《雙子殺手》的交流會,若是能請到李導參與,那這場交流肯定會大獲成功” 郭廣昶此時極力邀請李牧參與下周的《雙子殺手》復旦大學對談活動,畢竟有李牧和李按,這活動想不轟動都難。 復旦還是自己母校,這也算是給母校一些支持。 其實出來后的成功的人士,在某些選擇上,都會偏向自己學校,就好像《雙子殺手》的對談活動就定在了郭廣昶的母校復旦。 而李牧有時候也是會特意選擇北電。 這大概就是身上的標簽以及情懷。 “郭董,抱歉,下周真有事,我手頭的電影下旬還要開發(fā)布會,抽不出時間.” 李牧都已經(jīng)來參加首映發(fā)布會了,這還是看在李按和威爾史密斯的面子上,對于復旦的那場交流會絲毫沒有興趣,直接婉拒道。 對此,郭廣昶似乎也是意料之中,隨后又開始扯了點別的。 好在,電影終于開始上映,李牧也是終于開始安靜一會兒。 對方想合作的意圖倒是挺強烈的,只是李牧暫時也沒什么興趣和復興有合作。 對方雖然資本雄厚,而且還和好萊塢有牽線,只是在別人眼中或許十分渴望這些資源,但是對于夢影傳媒,這些早就已經(jīng)具備。 至于強強聯(lián)合嘛,目前也沒有這樣的電影需要走到這一步。 《雙子殺手》這電影,其實一點也不復雜,甚至出奇的簡單。 亨利,是DIA特工,槍法了得,能在數(shù)千米之外,取人性命 但是,再厲害的殺手,也斗不過時間。 51歲的他,準備干完最后一票,金盆洗手。 最后一項任務,是刺殺一名來自戰(zhàn)斗民族的恐怖分子. 然而,刺殺成功之后,敏感的亨利卻發(fā)現(xiàn),隱隱有些不對勁. 因為他的搭檔一個個死去,他也開始被人追殺,而追殺他的那個人,竟然是23歲的自己 不得不說,視覺效果用了120幀之后,確實十分出色,哪怕觀眾也看出來了,因為就在剛開始的時候,亨利拿著槍埋伏在火車途徑地的場景,一列火車一晃而過。 因為速度太快,若是在一般的24幀銀幕上,窗口的乘客都是模糊的,而在120幀一秒的速度下,觀眾幾乎可以清楚地看到乘客的面部表情和神態(tài)。 而且后續(xù)人物的動作戲也和以往的畫面有很大的不同,人物的整體動作似乎變“慢”了一些。 引起了不少觀眾的驚呼。 只是這劇本,李牧不禁心中搖了搖頭,他實在想不明白,李按為什么要選擇這個1997年就已經(jīng)寫完的劇本。 這種克隆題材,剛好是克隆羊多莉誕生的之后一年誕生的,可以說是一個為了蹭新聞熱點而趕制出來的劇本,只是因為技術(shù)原因擱置了。 流暢性合格,但平庸的故事、單薄的人物和乏味的單詞,算是上世紀90年代,好萊塢流行的通體流暢,看完很爽,但卻留不下什么東西的爆米花片。 最關(guān)鍵的是,這個20年前的“兩個我”互相殘殺的老套故事,放在90年代或許還算高概念,擱在當下,實在毫不新鮮了。 畢竟從早年《銀翼殺手》中的復制人,《機器管家》中的機器人,《環(huán)形使者》中刺殺不同時空的“自己”,到《機械姬》中的人工智能,克隆人、復制人、人工智能或者平行時空/時空穿越等這種科技和人文的關(guān)系問題、科技帶來的倫理問題在科幻電影中已經(jīng)被挖掘得很深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