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一年,華策宣布以1.8億元收購郭敬明的最世文化26%股權,享有與郭敬明相關影視劇的優(yōu)先投資權。 因此《小時代3》《小時代4》才讓華策影視嘗到了一些甜頭,但是“青春疼痛文學”這碗飯很快就不好吃了,因為“蕭何”撂挑子了。 而這些年,動輒十幾億,幾十億票房的電影圈,華策影視耕耘了10多年也沒一部主投主控票房超10億的電影。 直到因為《刺殺家》和夢影傳媒搭上了線。 顯然傅梅成也是希望能更緊密的和夢影傳媒達成合作關系。 “是呀,手頭上有一部電影劇本壓了好幾年了,說起來還是一部主旋律電影,李總你也知道華策的情況” 傅梅成十分坦誠的暴露了自身的缺點,因為華策影視現(xiàn)在幾乎沒幾個導演資源,主旋律更不用說了,因為這一塊資源基本上都集中了夢影傳媒身上。 但是不得不說,這種坦誠,讓人對其的印象又加分了不少。 “傅總不妨說說.”李牧對于這樣的合作并不抗拒,反而樂見其成。 因為華策這塊的電視劇業(yè)務,夢影傳媒也可以在這方面加大合作,畢竟這幾年的疫情原因,多投幾部電視劇是不會有錯的。 “其實早在2016年,也就是李導那部《紅海行動》還沒出來的時候,華策影業(yè)就以《翻譯官》為題立項,預備制作一部關于中國公民駐外工作的電影,取材來自真實的故事,也就是2011年利比亞撤僑事件。 我這些年也感覺到了,主旋律的故事最怕胡編亂造,虛構架空,對于觀眾而言,不真實編得再高大上他們也不買賬,也不知道我這個理解對不對.” 傅梅成笑呵呵的說道,哪怕說起自己的見解,也沒帶著肯定的意思,反而像是一種探討。 “這一點上,我和傅總的意見一致,確實如此,戲說不是胡說,特別是主旋律,要想打動觀眾,必然要有真實在背后做支撐,否則容易建造空中樓閣.” 李牧點了點頭,對于這種觀點他是贊同的。 “師兄,我覺得還有一個原因,可能是新一代的觀眾是被互聯(lián)網(wǎng)“養(yǎng)大”的,面對主旋律的劇情,他們熱衷于摳細節(jié),找穿幫,因此要想讓他們爽,就要找準他們的痛點.” 陸洋補充了一句,李牧聞言也是頻頻點頭,“這一點上確實是。” “哈哈哈,還是李總和陸導還得通透。” “傅總,這個題材倒不是我不想拍,而是我感覺我不是很合適。”陸洋隨后也是開口道,“這題材是挺好的,但是我沒這方面的畫面感,或者說不是特別熱衷這一塊,不過若是找到合適的人我可以幫忙,反正閑著也是閑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