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牧順著聲音轉身一看,來的是英國演員麗貝卡·豪爾,去年剛拍了一部聚焦種族問題的長片《冒名之膚》,正轉型當導演。 “很高興能和你一起擔任評委。” 麗貝卡·豪爾和李牧握了握手,似乎有些激動。 “我也是!”李牧笑了笑應道。 “李,待會能和你探討一下關于導演.”此時麗貝卡·豪爾話還沒說完,就被人新來的人打斷了。 來的人正是評委會另一成員,印度演員迪皮卡·帕度柯妮。 隨后勞米·拉佩斯、杰絲敏·特麗卡、阿斯哈·法哈蒂等已經到來的人也是陸續過來,大家一一做著介紹,評委會成員很自然的就聚在了李牧周圍。 為此李牧也只能抱著歉意的看向麗貝卡·豪爾,顯然對方應該是想和自己討論一下導演的問題,但是現在顯然不是很好的時間點。 李牧不是第一個到的評委,有幾個評委已經到了。 因為戛納的紅毯,評委成員是第一批的紅毯成員,所以眾人都得提前先來,不然紅毯還得因為評委延遲。 眾人圍在一起之后,雖然有些陌生,但是有電影作為話題,很快也聊了起來。 而不遠處,入圍的華語電影人顯然也聚在了一起。 正是入圍了短片競賽單元,陳劍瑩的《海邊升起一座懸崖》劇組以及畢贛的《破碎太陽之心》劇組眾人。 “李導在那邊,咱們要不要過去問候一下。” 此時陳劍瑩見到不遠處正在和評委人員侃侃而談的李牧,不禁詢問道。 在這種級別的電影盛事里面,他們幾個還是太不起眼了,就連媒體都不愿意過來拍攝,都往李牧以及好萊塢明星那邊去了。 “去一下吧,來都來了。” 畢贛想了想,還是覺得要去一趟。 最后還是只有兩位導演過去,因為其余人更為透明。 媒體們此刻都在瘋狂的拍攝,因為采訪還沒到時候,這也是規矩了。 而李牧也注意到了正往他這邊走來的陳劍瑩和畢贛兩人,隨即和其余評委幾人說了一聲抱歉。 而就在此時,李牧注意到另一邊似乎也有幾人向自己走來。 定眼一看似乎是《分手的決心》導演樸贊郁和主演湯維幾人。 若是論名氣,當然是樸贊郁更大,畢竟此人在2003年,便憑借《老男孩》獲得戛納電影節評委會大獎,后面也是執導“復仇三部曲”的終結篇《親切的金子》,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獲得小金獅獎和電影未來獎、最佳電影兩個獎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