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據燈塔專業版實時數據,截至8月1日0時0分,由夢影傳媒出品,張吃魚執導,沈騰馬麗領銜主演的電影《獨行月球》自7月29日上映以來,累計票房突破十億,成為中國影史第100部十億票房影片.” “《獨行月球》4天破10億,首周超9億奪冠,上映后數天蟬聯單日票房冠軍、排片冠軍,場次冠軍,包攬了周末大盤的九成票房,直接帶動了暑期檔勢頭最強的一波觀影熱潮,大盤時隔五個多月再攀12億高位.” “《獨行月球》助攻國內電影票房破200億元,暑假檔熱度再現!” “.” 一時間,業內好像看到了希望一般,前幾年影視業那股火熱仿佛又回來了。 在股市,沒有一根陽線解決不了的問題,一根陽線改變信仰,同理這個法則其實放在很多地方都是適用的。 比如說影視業,只要一部電影帶起了熱度,其他電影以及后面的電影多多少少都會受益,或者說整個行業就會往良好的方向發展。 這一點在以前的影視業內特別突出。 主要是人們的觀影習慣其實是一種潛在的“慣性消費”。 當市場長時間缺乏優質作品,觀眾對電影的期待會逐漸降低,甚至干脆將時間與金錢投入到其他娛樂方式中。 可是一旦有一部爆款電影出現,它不僅喚醒了觀眾對電影院的興趣,還能喚起他們對大銀幕那種獨特體驗的渴望。 因為影院里環繞的音效、巨大的畫面、集體的歡笑或淚水,這些都是居家觀影無法復制的感受。 而對于從業者而言,這部爆款電影不僅僅是一根陽線,而是一個信號。它證明了觀眾仍愿意為好內容買單,也點燃了市場的信心。 制片人會加快項目推進,投資人開始變得大膽,導演和編劇更愿意去嘗試不同的風格和題材,甚至影院也會重新調整排片策略,加大營銷力度。 這其實就是一個“連鎖反應”的故事:一部電影如同孤舟破浪,引發層層漣漪。 如今《獨行月球》便是這個孤舟。 “還真是大爆啊.” 此刻,中影的傅若清坐在辦公室內,看著目前的影視票房數據,不禁喃喃道,隨即立馬喊來了秘書。 “后面上映的電影,宣傳上多下點功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