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現實主義者和理想主義者之間的差別并沒有想象中的巨大,每一個現實主義者都是曾經的理想主義者。 當然人是有差別的,有些人輕輕松松就成了現實主義者,有的人終其一生都在為理想奮斗,即使他在用現實手段做事。 郭鵬感覺曹操就是一個從未改變過自己內心深處的希望的用現實手段行理想主義事跡的人。 殺大臣,殺皇后,架空皇帝,稱公,稱王,一步一步,好像一直都在向著謀朝篡位走過去。 不過,天底下有從一開始就想著要做皇帝,要做天下至尊的人存在嗎? 不都是一步一步順著潮流走到那個地步的嗎? 曹操想用他的方式拯救漢室,維護漢室的尊嚴,可是無數次現實的打擊之下,他逐漸意識到了一些事情。 他愈發的冷酷,愈發的心狠,愈發的專橫,愈發的獨斷。 可這一切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無數政治風波和軍事爭端之后才鍛造出來的那個曹操。 卑鄙的圣人,或許是形容曹操最好的解釋了。 越是接近他,就越覺得曹操是個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有優點有缺點時而寬廣大度時而小肚雞腸,而不是臉譜式的帝王將相。 越接近這個時代,越融入這個社會,越習慣于這一切,郭鵬也就越來越理解曹操,理解他心中的痛苦和絕望和至死都不想放棄卻不得不看著它逐漸崩滅的執著。 但是啊,曹孟德,你錯了。 郭鵬可以很確定的對曹操說。 你錯了。 我會很卑鄙,但我決不會做圣人,卑鄙這個詞語本來就不該和圣人連在一起使用,你嘗試過,失敗了,那就夠了,這個世界不再需要第二位卑鄙的圣人了。 我就是一個卑鄙的惡人而已,貫徹到底。 郭鵬是這樣決定的。 又卑鄙又做圣人是曹操至死無法一統天下的原因。 中平年間唯一算得上安穩年份的中平三年很快就過去了。 中平四年二月初,郭鵬接到了來自朝廷的募兵令,下令郭鵬募集三千烏丸精騎,交給涿縣縣令公孫瓚統領,率軍奔赴關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