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十三 界橋之戰-《東漢末年梟雄志》
第(1/3)頁
之前袁紹的軍隊被郭鵬打的狼狽竄逃,這一次要是沒有更好的戰術戰法獲得勝利,袁紹在冀州的統治可就真的要告終了。
甭管你是不是四世三公,只要你被殺了,一切就完了。
所以袁紹手底下那些人也是相當的緊張,沒有一個人不竭盡全力應付此戰的。
他們將自己的利益寄托在袁紹身上。
公孫瓚這個遼東出身的人在他們眼里就是野人,遼東野人,能和他們這些書香士族混到一塊兒嗎?
不能的,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不是什么人都有資格讓謀臣們追隨的。
否則黑山軍百萬之眾早就得到天下了。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公孫瓚是沒有和袁紹爭奪天下的資格的。
因為他沒有人望。
但是在某個時期,他的確具備和袁紹爭雄的資格。
而且如果袁紹真的死了,被他殺了,河北被他奪了,他也就具備了人望了。
所以說,對于公孫瓚而言,這也是一場不能輸的戰斗。
雙方的會戰在秋風刮起之時打響。
前哨戰數次,袁紹全部失利,被公孫瓚的優勢騎兵以經典騎射戰術擊敗,難以對抗,這使得袁紹軍中的士氣更加低落,出現了逃兵的情況。
袁紹皺眉苦思,想不到對抗公孫瓚優勢騎兵的辦法。
他的騎兵都是新兵,沒什么戰斗經驗,有也是戰敗逃跑的經驗。
而公孫瓚的騎兵都是燕代之地的騎兵,長年累月和游牧騎兵戰斗,戰法戰術精熟,絕對不是袁紹的新兵蛋子能對抗的。
正面交戰沒有戰術戰法,絕對會很快就潰敗。
可是辦法,在什么地方呢?
謀士們群策群力,為袁紹定下了用步兵挫敗公孫瓚的步兵,使他的騎兵即使戰勝也無法立足的戰術,但是這需要十分強大的步軍整容,確保袁紹可以戰勝公孫瓚的步軍。
誰來做這個主要角色呢?
這個時候,麹義站出來了。
之前被郭鵬一戰打崩,麹義痛苦了很久才恢復精神,這一次,他要用公孫瓚的血來洗刷恥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