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面對袁紹的危機,謀士們有著無法推卸的為袁紹解除危機的義務。 他們紛紛開動自己聰慧的大腦,為袁紹圖謀規劃。 逢紀首先站了起來,向袁紹說道:“眼下局勢,對我不利,將軍只有兩條路可選,第一,率軍南下,與郭鵬爭奪兗州,第二,盡快消滅公孫瓚,占據幽州,確保后方無虞,而可立于不敗之地。” 許攸表示贊同,沮授和田豐也沒什么好說的,覺得這的確是袁紹的兩條路。 袁紹思考了一番。 “南下攻打郭鵬,勝算不大,郭鵬麾下有能人,有猛將,與之爭鋒,不明智。” 袁紹不愿意承認自己不如郭鵬,但是又不能罔顧事實,只能甩鍋了。 部下們老老實實的把鍋接下來。 那么就只有第二條路可以選擇了。 盡快擊敗公孫瓚,在郭鵬整頓兗州完成、圖謀冀州之前,將公孫瓚消滅掉,占據幽州,確保后方沒有危險,則可以面朝南對抗郭鵬。 這并不容易,冀州眼下并沒有足夠的軍力可以消滅公孫瓚,更別說吞并整個幽州。 除非公孫瓚和宗員都死了,這樣袁紹才能盡快吞并幽州,立于不敗之地。 這個過程不會很快。 但是郭鵬一旦整頓完了兗州,在南邊是袁術的情況下,一定會整兵北上,試圖聯合公孫瓚消滅袁紹。 除非,給他找另外一個對手。 “徐州刺史陶謙擔任徐州刺史很久,勢力根深蒂固,若能拉攏陶謙為我等外援,就可以牽制郭鵬了。” 逢紀如此說道。 許攸則搖了搖頭。 “陶謙不會那么做,若是和郭鵬為難,則北面是郭鵬,南面是袁術,南北夾擊之下,陶謙能堅持住嗎?他更有可能投靠袁術,與袁術和郭鵬結為聯盟,中原實際上已經不能成為郭鵬北伐的阻礙了。” 袁紹的面色變得很差。 “那,荊州刺史劉表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