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比如投石機。 沒錯,得知董卓死亡的同時,郭鵬設置在盧縣周邊山谷之中的軍械研究所終于把投石機還原出來了。 一群能工巧匠順著郭鵬給出的思路,總算是把郭鵬想了好幾年的投石機給還原出來了。 投石機的出現,可以說是改變了戰國后期的軍事情況,促成城防體系理論的進一步發展,但是這樣的國之重器,居然一度失傳。 郭鵬實在無法理解。 只能著大量工匠一起研究,一起還原,用自己樸素的技術手段,通過不斷的嘗試,將投石機還原。 因為最早的投石機,也是能工巧匠們利用自己樸素的思想和勤勞的雙手創造出來的。 現在不是在創造,而是在還原。 郭鵬重賞了做出最大貢獻的兩名工匠,各賞了十斤黃金,差點沒把他們高興地暈了過去。 借此,郭鵬宣布,只要能開發出與國于民有利的器具,無論是農業用具,手工業用具還是軍事用具,都可以得到賞賜。 視意義大小,賞賜也不同,等于發布了一個鼓勵發明創造的政策。 政策一下,工匠們立刻信心滿滿的開始為了黃金奮斗。 投石機的完成,讓郭鵬對未來的行軍征戰充滿了信心,也因此讓他開始重視自己麾下的工匠團隊和保密原則。 郭鵬將自己的親衛隊分出一支,專門駐守在這里,對這里周圍進行嚴密的防護,開始不再允許隨意進出。 對于掌握了制造方法的工匠,遣畫師繪圖,交給看守的親兵,進出需要對照人面圖像,報上籍貫身份和職位,然后才可以進出。 家人全部遷居到盧縣來,專門劃一塊區域給他們居住,派人日夜保護,監視。 有任何異象都要第一時間通知給郭鵬知道。 咱的知識產權,怎么能隨隨便便就被其他人給竊取了? 郭某人還是相當重視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的。 當然了,別人的就無所謂了,該侵犯還是要侵犯。 郭某人大力籌備軍械物資,為下一場戰爭做充足準備的同時,呂布打破武關逃到了豫州,找到了袁術。 呂布大大咧咧的向袁術獻上了董卓的頭顱,狠狠吹噓自己的功勞,表達自己想要投靠袁術的想法。 袁術得到了董卓的頭顱,還是蠻高興的,剛準備答應呂布,就傳來了呂布的部下們四處抄掠富戶百姓的消息。 大概是餓昏了頭腦,一到袁術的地盤就開始大肆抄掠,發揮他們的傳統技能。 第(2/3)頁